华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至少要做到:大纲解析2遍+肖秀荣1000题2遍(一遍正常做一遍复习错题)+风中劲草课本1遍配套习题1遍+二十天二十题(背熟)+肖秀荣最后四套题(包括选择题全部背熟!)+任汝芬最后四套+风中劲草最后四套 1、大纲解析太重要了!任何参考书都无法替代!一定得扎实的至少2遍!但是如果你本身对政治不来电,一定要多翻几遍!2、1000题的话太经典了,是掌握知识点的重要手册~!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着急看答案,一定会大纲解析找一找!并标注出来!此外复习错题也很重要!1000题是提高选择正确率的重要法宝~3、风中劲草很适合抓重点~!习题也编的不错,特别是把历年真题都收录了!但是它的知识点是精编版,不建议过度依赖,还是要看大纲解析~4、肖秀荣最后四套命中率太高了!!!今年应该至少命中三道大题,一道沾边;去年命中两道的样子!这个题用过的人都知道,太重要了!!!5、二十天二十题、风中劲草最后四套题和任汝芬最后四套都要看,但第一个是侧重简答后两者侧重选择就好~! 我对政治不是那么的头疼,从大纲解析出来(九月份以后)才复习的。没有通篇背过大纲解析,只把二十天二十题和肖四背熟,就上考场了,当时选择做的也比较顺,简答有四个都非常有底,所以成绩还是说的过去。但是如果你对政治非常头疼,建议还是要多下点功夫的~ 毕竟政治到时候不过线还是很吃亏的~
考研数学方面:
起初,我的考研复习侧重于教材,但进度缓慢,一接触到历年试题就感到非常沮丧。之后,我转向了复习全书,选择了北京大学出版的那本粉红色的版本,内容丰富且讲解详细。对于高数和概率论,我依赖这本书,而对于线性代数,我还额外配合了李永乐的资料。推荐大家在期末考试前启动全书的学习,并在暑假期间持续跟进。设定一个时间目标,希望你们能在强化阶段开始前完成全书的第一轮复习,这样才能确保强化阶段的效果,否则基础知识不牢固只会白白浪费时间。数学学习中有三个关键要素:理解定义、拓宽思路和扎实计算,这三点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高效解题的基础。值得庆幸的是,我在这些方面有一定优势。除了教科书,我还有一本专属的错题集,整理了相关的知识点、易错点以及我对某些概念的日常领悟。如果你们有空余时间,也建议这样做,这对提高最后的成绩大有裨益。
考研英语方面:
复习之初,我把重心放在了阅读理解上,仅专注于历年真题的练习。我从早期的题目着手,比如2000年左右的一些试题。随后,我会进行翻译训练,首先独立完成,碰到不熟悉的表达就凭借自己的理解去推测,找出阻碍理解的关键词汇再去查阅字典,这些词汇是我集中记忆的关键点。最后,我预留了最近几年的真题用于模拟测试,一次性完整地做一套。
对于日常积累,我认为作文应该早早开始准备。即使你不提前背诵模板,也需要时刻留意素材的收集。在我背了一些范文后,在阅读时我发现许多句子与作文的主题紧密相连,且语言流畅、词汇精炼,非常适合运用到作文中。不过我在这一点上做得不够,推荐学弟学妹们在读完一篇文章后,挑选出那些适合作文的语句记录下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考研专业课方面:
《数据结构》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是理解算法基础,进行高效编程的关键。对数据结构的理解,你需从抽象的数据模型出发,如线性表、栈、队列、数组、链表、树、图等,深入理解它们的特性、操作和应用场景。例如,栈是“后进先出”的数据结构,常用于函数调用、表达式求值等问题;二叉树则在文件系统、搜索算法中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各种排序和查找算法也是关键。快速排序、归并排序、堆排序、冒泡排序、二分查找等,这些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分析需熟练掌握。理解算法的工作原理,并能按实际情况选合适的算法,这是对数据结构应用能力的体现。
再者,动手实现是巩固知识的最好方式。无论是使用C++、Java还是Python,都需凭编写代码来加深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解。你尝试实现一些经典问题,比如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等,这些不仅能提升编程技能,也能帮助你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理解和运用数据结构的设计原则也很重要。例如,动态规划、贪心策略、分治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法论,帮助你更好地设计和优化数据结构。了解并理解一些高级数据结构,如哈希表、B树、Trie树等,会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提供更多的思路。
多做题,多思考,多讨论是提高的不二法门。《数据结构》的习题集和在线平台如LeetCode都是很好的练习资源。遇到难题不要怕,试着去分解问题,或者和同学、导师交流,这样既能锻炼思维,又能增强团队合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