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法律职业伦理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大概是从10月份开始复习政治,由于今年政治大纲比去年变动较多,所以我就买了本《大纲解析》,看一章就做一章的《肖秀荣1000题》。由于我看书比较细致,大纲看的极其缓慢,到了考前半个月左右才勉强把第一遍看完把1000题做完,所以根本就不存在别人说的那种看了好多遍大纲以及看好多遍错题的T T。在看大纲的过程中,我记得是从11月中上旬开始,买了本《风中劲草》开始每天抽出点时间,背诵(或者说读熟)重点章节(什么是重点章节?到时你复习时自然就知道啦)。把重点章节反复读几遍之后,差不多也就离考试还有半个月了。这个时候《肖4》已经上市,我就买了本,把上面的选择题做完,把大题都背下来,然后我就上考场了。
考研英语方面:
我具备中上水准的英语能力,因此较早就开始了备考。大约在四月,我便启动了词汇积累,使用的是一本按词根排列的词汇书,其中包含历年考研的英文例句,这对我理解和记忆帮助极大,整个复习期间我翻阅了两遍。在距考研三个月之际,我每日早晨都会攻克一百个单词,直至考试前夕未曾间断。长难句和语法则主要依赖于课堂学习,我没有特别去专项训练。鉴于阅读部分分值较高,我购买了从1997年到2018年的所有真题,反复研习了三遍,到最后我能不看文章和问题就能直接选出答案。做真题的关键在于揣摩出题人的思维,尤其是错误选项是如何设计的。我的策略是先独立完成阅读,再核对答案,理解解析并翻译全文,确保每个句子结构清晰,每个单词含义明确。当你阅读技巧纯熟,甚至能预测出命题人设置陷阱的方式。对于写作,我选购了一本考研英语作文书,每天都背诵,大作文和小作文分别熟记了十篇,确保遇到类似题目能迅速下笔。起初,我也尝试过练习完形填空,但由于它要求极高的英语功底且耗时较长、进步缓慢,所以总共只完成了不到十篇。最终,我对自己的英语总体成绩感到相当满意。
考研专业课方面:
法学综合是一个涵盖广泛的知识体系,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多个分支。在这个科目上,我建议首先要把握基础理论,理解各个法律部门的基本原则和制度。比如,在民法部分,物权、债权、人格权的理解至关重要;刑法则需掌握犯罪构成要件和刑事责任原则;行政法则涉及公权力的行使和公民权利的保护。这些都需凭大量的阅读和案例分析来深化理解和记忆。
法律职业伦理的学习则更侧重于实践和道德判断。它不仅仅是一套规则,更是法律人行为的指南。我重点关注了律师的职业道德、法官的公正审判、检察官的独立性等主题。理解并《律师法》、《法官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是基础,但更重要的是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会在具体情境中应用这些规定。例如,如何在维护客户利益的遵守诚实信用原则,或者在压力下坚持司法公正。这需凭讨论、模拟案例和自我反思来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案例分析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凭对真实或假设案例的解析,将抽象的法规和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加深理解。定期复习和整理笔记也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巩固知识,并形成自有的知识框架。
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也是提高法学素养的好方式,能够接触到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业界动态,拓宽视野。与教授和同学的交流讨论,也能激发思考,促进对知识的深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