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的建议是九月份开始复习差不多,对政治要求较高的可以从暑假开始复习,不过不宜过早,容易遗忘。大纲有时间多看几遍,基本思路是从大纲解析出来开始,每天在政治上安排至少两个小时,十月十一月熟悉知识点,以看大纲和做选择题为主,十二月以分析题为主,看形式与政策,背诵知识点,多做模拟卷,查漏补缺。现在政治的选择题越来越灵活了,并不是靠死背了,最好是能理解。大题的话明显有反押题的趋势,所以考前的押题卷可以背,但是不要把宝全押在上面,对一些重要的知识点要能够自己叙述出来。在后期可以多分配一些时间给政治,不要太小看政治了,今年有不少总分过线政治没过线的,真是很可惜。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组成:词汇、阅读、作文。所以,词汇是基础,一定要去背,不管它有多麻烦,这是基础。但是也不是一天到晚全拿着个单词书在那里背,这样既枯燥又乏味,效果也很差。所以这里给大家的建议有两个:一是采用艾宾浩斯单词速记法,每天的不要花整体的时间去背,用零散的时间去记忆,然后就是反复的记忆;二是通过阅读去记忆单词,我一向很讨厌单纯记忆单词,所以采用的是这种方法。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文学理论部分,包括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文论,这部分需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广阔的视野。文学概论是最基础的部分,理解并掌握文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功能以及文学创作与欣赏的过程至关重要。中国古代文论则需深入研读古代文人的诗词曲赋,理解其背后的思想体系和审美观念。对西方文论,关注从古希腊到现代的各种流派和主要理论家,尤其是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现代理论。学习这些时,我会多做笔记,将复杂的理论框架化,阅读相关文献以深化理解。
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不仅要求熟悉各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家作品,还要理解社会历史背景对其影响。我会按照时间线梳理作家和作品,对比分析同一时期的不同风格,结合史料研究,理解作品的社会文化意义。对经典作品,我会深度阅读并撰写读后感,这样既提高了阅读能力,也锻炼了分析和写作技巧。
再者,中国古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复习,我会侧重于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及其艺术特色,注意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例如,对比中西悲剧观,或者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物塑造。这里,广泛阅读和深度挖掘是关键,尝试翻译一些经典的外文片段,提升语言能力和文化感知力。
无论是哪个科目,我都强调理解大于记忆。只有真正理解和消化知识,在答题时灵活运用。定期模拟试题训练,提前适应考试节奏和题型,也是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