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电力大学控制工程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从7月至10月,我专注于解答选择题的训练。进入11月,我开始关注形势与政策,主要阅读肖秀荣老师的时政小册,并跟进最近的时事政治,而大纲中的第五部分则无需特别研读。对于真题的选择题部分,我挑选了过去十年的题目进行练习,如果时间紧迫,则集中精力做过去五年的题。到了12月,我转为背诵大题并参与模拟卷的演练,市面上可购买到的模拟卷我都尽可能地去做。在学习毛概和史纲时,我推荐结合来看,可以先理解史纲后再深入研究毛概,这样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毛概的历史脉络。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阶段就是打基础,用的是大学通用教材,看一节做一节习题,也不是全做,自己做一些重点的习题,同时做好数学笔记。第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课后题做完基本对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基本的框架,知道什么题应该用什么方法。学习时间是7月中旬到9月底两个半月,这个阶段给大家推荐的资料是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大家可以选择其中一本用于该阶段的学习,有精力的同学建议两本同时进行学习。市面上的复习资料很多,选择好的复习资料会让大家在复习过程中事半功倍。李永乐编写的《复习全书》和王式安的《标准复习全书》把考研考核的知识点罗列讲解的非常清楚,让大家充分了解考研要考的内容,不做无用功。让大家在复习的过程中,对考试大纲有全面、深刻的了解。在每个知识点的后面,有知识点对应的题型,随后附了相应的例题和习题。《基础过关660》(很不错,重点考察概念,不要以为只是选择题和填空题,有的题目当做大题都没问题,你做完一遍要很久,其实这本书好多题目和第一个复习全书题目重合,感觉这两个搭配是完美组合)。当然看哪本书不重要,重要的还是看你自己,适合你的书和套路。还有《陈文灯复习全书》可能更难。
考研英语方面:
掌握英语的关键在于词汇,我反复研读了单词书大约七八次,后来还额外攻克了一个不同版本的单词表。务必细致地对待历年试题,初次接触时可按部分分阶段练习,比如一段时期专攻阅读,另一时段专注新题型,以此找出错误源头,深入剖析题目。进度不必急于求成,关键是充分利用这些真题。第二轮练习时,应严格计时,以培养整体的答题节奏感。同时,你可以标注出那些复杂的长句,亲自翻译,梳理语意,这不仅有助于发现理解偏差,还能提升翻译技能。更重要的是,尝试模仿这些句子的表达方式,在写作中运用。我发现,相比阅读,英语作文更易于拉大分数差距。今年考试时,我因花近一个半小时完成作文,导致阅读部分表现欠佳,有不少疑虑。然而,最终成绩并不像预想的那样差劲。我想,这多亏了我的作文投入较多精力。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基础是控制系统理论的核心课程,它包括了系统建模、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内容。对这门课,我认为理解比记忆更重要。你需深入理解系统的动态行为,掌握如何用数学工具如拉普拉斯变换来描述和分析系统。
建模是第一步,无论是基于微分方程还是传递函数,都需熟练运用。对复杂的系统,使用状态空间模型更直观地把握其动态特性。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性质,如超定、欠定、能控性和能观性,是分析和设计的基础。
稳定性分析是关键,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等稳定性标准需熟练应用。根轨迹法和奈奎斯特稳定判据也是常考内容,它们能帮助直观地了解系统的稳定性。
控制器设计部分,PID控制是最基础也最实用的,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进行参数整定是必备技能。对更高级的控制策略,如最优控制、自适应控制、滑模控制等,虽然不是所有考试都会涉及,但理解其基本思想和应用场景会对深度思考有所帮助。
在学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大量的习题帮助你巩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找一些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题目,会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我强烈推荐大家参加讨论组或者找到学习伙伴。共同讨论不仅能碰撞出新的理解和思路,也能在遇到困难时得到帮助。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很重要,这样在复习阶段快速找回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