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九月我开始了解需要准备的政治材料,我买的是肖秀荣系列,但不是每一本都买,只是挑了几本我觉得比较有用的。首先把一本比较厚的书先看一遍,边看边做题;然后是真题和练习册,慢慢做,认真对答案;最后要看时事,还有肖秀荣最新出的预测卷,都会在12月才买得到。政治的准备过程是前松后紧,跟英语的稳定备考不太一样,因为政治会跟当年的时事密切相关,11、12月好好背就可以啦!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我在初试的时候专业课没考好,但是政治和英语不错,弥补了十几分。所以希望大家对这两科不要太轻视,只要能挣的,每一分都不能放过!毕竟最后看的是总成绩哦!!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7月前)主要是记单词,单词一定要扎实。给大家推荐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看他的单词书,我大概是两天一个单元,第一天看单词,第二天复习,这个过程大概是从7月初到9月底,这个期间我坚持每天做一篇95-04年真题里的阅读,做完精读,把不会的单词写下来,没事看一看。从9月中旬开始到10月底一周做一套真题(05-12年),卡时间做,不写作文2个小时-2个小时十分钟。第一天做,后面六天精读,然后最后一天总结。11月就要开始全面练习写作,基本连三天要写一篇,大、小作文交替进行,最好能和同伴之间互相改一下。同时,把05-12年的真题做了第二遍,这次写了作文。12月分主要是把13-19的真题当作模拟题,一周做一套,然后六天做精读和总结。由于我的新题型做得不太好,这一个月我大概每两天做一篇PartB,不精读,只做题对答案,找到做错的原因。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哲学综合知识”,这是一个涵盖广泛的概念,它包含了西方哲学、东方哲学、现代哲学等多个领域。我认为,理解并掌握哲学的核心在于思考和分析。你需对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有深入的理解,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康德的先验知识等。阅读原著是最重要的一步,但也要借助教材和注释来辅助理解。做笔记是必要的,它帮你梳理思路,形成自有的理解和见解。定期的复习和讨论也很重要,加深记忆,也能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中国哲学史”这一科目,要求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有深度的认知。从孔子的仁爱之道,到老子的无为治,再到宋明理学,每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哲学风貌。这需大量的阅读和记忆,但更重要的是要理解这些哲学思想在历史背景下的意义和影响。尝试将这些理论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你会发现它们依然有强烈的指导意义。绘制时间线或者思维导图也是很好的学习工具,能帮助你清晰地看到哲学思想的发展脉络。
在准备这两门课程的过程中,我发现批判性思维至关重要。无论是面对复杂的哲学概念还是深奥的历史事件,都需保持开放的态度,勇于质疑,敢于挑战。要有耐心和毅力,因哲学的学习往往是一个长期且需深度思考的过程。
不要忘记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如教授的讲座、图书馆的资料、网络上的学术论文等。多向他人教,参加学习小组,这些都能你在备考过程中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