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矿业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学习,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过早投入可能会分散其他科目的精力。的确,与高考不同,自2010年起,考研政治的50分分析题全都是基于当年的重大会议和人民日报的重要社论来命题的。因此,提前太久开始复习可能难以把握关键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应该推迟学习,因为选择题部分始终重视基础知识,需要扎实的学习。推荐使用肖秀荣的系列教材,他的书会有详细的时间规划指导购买哪本。不过,他的《知识点提要》内容过于繁多,一般人很难消化并记住所有内容。你可以考虑阅读任汝芬的《序列二》,确保掌握基础知识点,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近现代史中的固定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非文科生来说有些挑战,但我有一套方法可以帮助理解,足以应对10分的分析题。至于其他部分,肖秀荣的书已经足够用了。
最重要的书籍是《教育部政治大纲》(俗称红宝书),通常在9月中旬发布,这本书是必买的,但如何阅读它是一门学问。由于其文字密集,大部分读者可能会感到吃力。如果你的记忆力不强,不必逐字逐句背诵,第一个月内至少要完成第一遍通读。重点记忆加粗字体,而小字部分则像对待选择题那样去记忆。配合1000题来巩固基础效果更佳。12月发布的8套题和4套题的分析题要反复背诵,这些将成为你在考试中答题的模板。
考研数学方面:
近年来,考研数学更侧重于广泛的知识面而非深度,这意味着试题可能不会过于繁杂技巧性,而是涉及更多的概念和定理。因此,扎实的基础至关重要。复习全书在数学备考中的地位就如同真题对于英语复习那样必不可少。我曾经精读并完成了三本复习全书,将重心完全放在它们上面,反复研习了三次,确保彻底理解。到了实际做真题的时候,我基本上可以在两小时内完成。
考研英语方面:
每天早晨,我专注于学习英语,为考试而复习时,主要精力放在做历年真题和记忆词汇上,几乎没有使用其他参考资料。原因在于,考研英语阅读部分具有鲜明的特点,充斥着复杂冗长的句子、生僻词汇以及几乎恒定的命题规律。这些特性难以复制到其他阅读材料中,因此使用非官方的题目可能会误导你的阅读习惯。我推荐深入研究真题阅读,进行精细化阅读。具体来说,这意味着解析每篇文章中的所有复杂句子以理解其结构,确保能将每个句子准确翻译出来。精细化阅读耗时颇多,起初我一整个上午只能完成一篇,但通过精读过去五年的真题,我逐渐掌握了阅读技巧,到后来做题变得游刃有余,临近结束真题时,我会继续精读。总计,我精读了八年的真题阅读,所有试题至少做过两次,可见高分源于辛勤努力,无捷径可走。
到了十月份,我开始着手准备作文。在此特别提醒,切勿依赖模板,因为阅卷老师经验丰富,一旦发现模板式作文,分数通常偏低!我看作文时,关注的是精彩表达、句子构造及如何准确把握漫画所蕴含的深层含义。看了几篇后,就开始尝试自己动笔写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至关重要的。工程流体力学涉及大量的物理原理,如牛顿第二定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和能量方程等。这些基本概念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需花费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掌握。例如,流体静压强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伯努利定理解决实际问题,这些都是需深入理解的基本内容。
熟悉并熟练应用各种流动模型和流体性质是必要的。比如理想流体、粘性流体的概念,以及雷诺数在判断层流和湍流中的应用。了解流体的压缩性和膨胀性,以及它们对流体动力学的影响,也是考试中常出现的内容。
再者,掌握流体动力学方程的求解技巧。这包括一维不可压缩流、二维流动、边界层理论等内容。对复杂的问题,需学会利用控制体积法或者特征线法进行分析。例如,对管道流动问题,通常会用到泊肃叶公式;对自由表面流动,可能就需用到势流理论。
实验和案例分析也是备考的重要部分。凭模拟实验或实际案例,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理论知识。例如,凭对泵和风机的工作原理及性能曲线的学习,加深对流体机械的理解;分析管道系统的阻力损失,帮助掌握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大家多做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这样不仅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提前适应考试的风格和难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也十分必要,这有助于巩固记忆,形成系统化的知识框架。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心态至关重要。面对复杂的公式和理论,要有耐心去研究,有信心去克服。每一次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只要坚持下去,成功就在前方等待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