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其实我认为在考研的四门课中,最不用担心的就是政治。考研政治就是在考国民教育和爱国主义,这是我们必须清楚的一个事实。我也是在十月份开始准备政治的,刚开始就是疏通一下知识点,把相关的内容浏览一遍,在十二月分之前根本不用太使劲准备政治的简答题,把时间多分给其他科。在考研前的一个月,序列三序列四什么的出来了就去买来看,我还买了肖秀荣的终极预测4套卷和冲刺8套卷。都是主要看选择题,今年有几道选择题就命中了。建议大家多把时间花在选择题上,我大概到了十一月份快十二月份的时候才开始有针对地准备分析题。
考研英语方面:
每天坚持分析一篇阅读。这本书有10年真题,一共是40篇阅读。每篇阅读分析了3遍,这就4个月过去了,背背作文我就上考场了。阅读我是这么做的:第1遍-做题、查生词(记的是单词的英文释义。中文的不准确。)第2遍-做题、文章逐句翻译成中文。一开始我在纸上写,后来嫌麻烦,干脆在心中默念中文。这样效果也不错。第3遍-做题、记下文章中喜欢的句子,可以用到作文里。因为我看到第3遍时已经到后期啦,该开始准备作文了。翻译不需要特别练习,当你阅读做扎实了,只要把近15年的翻译扎实的练习一遍,了解翻译的正常语序及长句如何缩短成短句翻译就可以了。翻译的一句话是2分,总共有4个得分点,每个是0.5分,答案一般是1个点1个小句,根据答案(答案一般就是4个小句组成一个句子)来揣摩断句。
考研专业课方面:
古代汉语是理解中国古代文献的基础,也是深入研究书法艺术的重要工具。我在学习时,主要把握了词汇、语法和文言文阅读三个部分。词汇积累需日常的大量记忆,借助《尔雅》等古汉语词典;语法理解则需对照现代汉语,对比学习,如动词的使令态、被动态等;至于文言文阅读,我建议多读《史记》、《汉书》等经典,凭实践提高理解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这是一个博大精深的领域。我重点关注了诗词曲赋的创作背景、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如唐诗的豪放、宋词的婉约。我还深入研究了一些重要作家的生平与作品,如杜甫、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常常能反映出特定时代的社会风貌,对理解书法的历史背景有很大帮助。
中国书法的历史和理论,这是我的主攻方向。从甲骨文到小篆,再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每种字体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演变逻辑。我建议先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凭对历代名家名帖的研究,理解其风格特点。理论部分包括书法美学、技法论、鉴赏等内容,这部分需大量的阅读和思考,如《书谱》、《艺舟双楫》等经典著作。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是理解和应用。古代汉语不只是语法和词汇,更是文化的载体;古代文学不仅是诗词,更反映了人性和社会;书法不仅仅是线条,它是历史的痕迹,是哲学的表达。我经常尝试将所学知识融入到对书法的理解中,以此加深对科目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