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物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对于主观题目,记忆内容大致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教科书中的关键概念,在之前的复习阶段你应该已经识别出哪些是主观题目的重点;另一类则是知名教师编写的考前模拟试题,我个人推荐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之四:最后四套题》以及肖秀荣的《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卷》。在10月和11月期间,许多考研辅导机构会推出模拟试卷,通常称为8套卷或10套卷等,你可以做其中的选择题,但主观题并不必完成,因为它们往往重复前几年的老题目。这两本资料大约在12月中旬发布,虽然看似时间紧迫,但它们包含的当年时事政治内容极为重要,与基础知识复习同等关键。如果你的时间允许,预先独立完成这些模拟题再进行背诵,效果将更为显著。我只完成了部分练习,之后由于时间紧张便直接进入背诵环节。有传言称肖秀荣的预测更准确,可能是因为任汝芬的试卷出版较早,考研命题组有可能为了避免重复而避开,而肖秀荣的试卷则在命题工作完成后出版,与真实考试题目相符的概率较高。我没有追溯前几年的模拟卷情况,但从2014年的数据来看,肖秀荣的4套卷确实更倾向于押中题目。仅供参考。
考研英语方面:
学好英语的根本至关重要!只有根基稳固,阅读和翻译才能游刃有余!技巧固然重要,但绝不能喧宾夺主。我在英语水平提高最显著的时期,是从七月至十月初,这期间我专注于研习英语真题阅读,并从中学习词汇,解析语句,把握文章的思路布局。每个单词都要进行拓展思考,运用关联记忆法,包括同义词、形似词和反义词的联想,以此来丰富词汇库。接着逐句翻译,特别是那些复杂难懂的句子,需要反复尝试,切忌投机取巧的心态。若能做到对文章中的每个单词了如指掌,每个句子都能准确翻译,还能清晰理解文章的主线,那么英语的学习还会有什么障碍吗?
考研专业课方面:
物理化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基本原理。热力学、动力学、量子力学、统计力学,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我建议首先要深入理解这些理论,不是死记硬背公式。例如,热力学三大定律不仅仅是几个简单的表述,它们揭示了物质能量转化的基本规律;量子力学则为理解微观世界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我会凭阅读教科书,结合网上资源,尽量将这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形成自有的理解框架。
无机化学的学习则更侧重于元素周期表、化合物性质以及合成反应等方面。每个元素的独特性质,如何影响其形成的化合物,这需大量的记忆,但也需理解。我会利用联想记忆法,比如凭元素周期性的变化规律来记忆其性质。无机化学的实验部分也很重要,实际操作能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对复习方法,我认为做题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物理化学的计算题还是无机化学的推断题,都需大量的练习来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度。我会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每次做完都会仔细分析错误,找出知识盲点,及时补充。我也会参加一些学术讨论或研讨会,这不仅拓宽视野,也能帮助我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我强调的是,无论面对哪一门科目,都要保持对知识的好奇心和热爱。物理化学和无机化学虽然理论性强,但它们都是揭示自然奥秘的钥匙。在学习过程中,尝试去欣赏这些理论的美,你会发现这个过程充满了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