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提及政治,如今回忆起来满是感慨,当初学习的过程让楼主倍感煎熬,最终只是勉强过关。九月下旬才开始复习,初次阅读(红宝书)相当草率,就像浏览目录一般,结合(肖)1000题刷题。然而,这种做法并未带来预期的效果,反而让自己陷入了困境。由于投入了大量时间却没有深入理解,导致效率低下,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加的压力和焦虑,这无疑是楼主所有课程中最具挑战性的一项。因此,建议大家首次复习时务必认真对待,切勿敷衍了事,后期的时间极其宝贵。尽早打牢政治的客观题基础,深刻理解概念,大题部分通常依赖于背诵模拟试题,楼主选择了背诵肖四。当考试中遇到大题的那一刻,之前几乎崩溃的心情在选择题环节之后得到了平复。
考研数学方面:
我数学较好,只稍微谈一下数学的学习。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数学的成绩与学习时间是绝对挂钩的,方法固然重要,时间也很重要。考研数学并不可怕,绝大多数是基础题,考的是做题的耐心和细心。首先,我所用的资料比较多,考研上学期基本上重心全在数学,李王复习全书、二李复习全书、张宇36讲、张宇1000、李永乐660的一部分、真题、张宇四套卷和合工大五套卷。其中一部分我做了不下两遍,之所以列出来不是让大家跟我一样全做,而且有些人认为题不是越多越好,虽然我不太赞成这个观点。希望大家在做完课本之后能够选择合适的全书来巩固知识。其次,数学题海茫茫,保证了时间后,好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对于数学来讲,总结非常重要,市面上很多书总结的很好,没必要自己非要做笔记,但无论用何种方法,记在脑子里最重要。最后,如果大家做完真题之后还有时间,一定要去做一下模拟题,不必太多,不必在意分数,做模拟的目的就是训练自己对新题快速应变能力,严格计算时间,因为坐整套真题的时候会发现都做过了,所以需要模拟题来训练自己,我极力推荐合工大五套卷,不是很难,比张宇四套卷易,比真题难,不过说起来今年的真题,个人感觉合工大的难度还是挺相似的。这些方法希望大家则其善者量力而行,选择合适自己的资料和方法。
考研英语方面:
本人英语基础比较好,相对复习起来会比较轻松点,但是必要的准备工作还是需要的。考研英语没有听力,这一点我想对很多人都是福音,但取而代之的是考研英语对阅读能力的要求大幅提升,占分值比重最高的阅读理解永远是最重点的部分,其他的部分例如新题型、完形填空、翻译说穿了都是万变不离其宗,无非加了点各自题型的特点,加了点特殊的解题方式。所以说在复习英语的时候,我认为第一要对单词有熟练的把握,不仅是本义还有引申义以及偏僻的意思。其次是熟练掌握各种句式,这个我个人认为可以以往年真题为着手,毕竟往年英语真题的数量足以让我们进行复习。再次,就是要学习如何在限定时间内去完成,而这里面太多巧劲,我建议大家可以去买本黄皮书回来看,很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方面:
半导体物理,作为微电子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喻。它涵盖了晶体结构、能带理论、载流子行为、扩散和漂移、PN结、MOS器件等内容,这些都是理解现代集成电路工作原理的关键。
掌握基础的量子力学知识是必要的,因半导体物理的许多概念,如能带、态密度等,都源于量子力学。特别是波尔兹曼统计和费米-狄拉克分布的理解,对理解半导体的热平衡状态至关重要。
深入理解半导体的晶体结构和能带图。这需你熟悉晶格振动、布拉格定律以及导带、价带的概念。理解这些,明白为什么半导体在一定条件下导电。
再者,载流子的行为,包括漂移和扩散,是半导体器件工作的基础。你需明白电场下的载流子运动(漂移)和浓度梯度下的载流子运动(扩散),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比如理解PN结的形成和特性。
,PN结和MOS器件的部分是半导体物理的重点也是难点。PN结的形成、击穿现象,MOS电容的模型,以及 MOSFET 的工作原理,都需深度理解。这部分的学习建议结合电路分析,凭模拟和实验加深理解。
复习过程中,做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不仅要做课后习题,更要找一些考研真题进行练习。凭解题,你检验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发现自有的弱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