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生物与医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认为我的计划基本上是合理的,毕竟大多数人都遵循相似的时间表:从9月中旬到10月底,按照大纲或肖秀荣的书籍复习一遍知识点,并且疯狂地做两次1000题。后期,由于大题的准备大家相差无几,关键就在于选择题来拉开分数差距。关于1000题,一个小技巧是购买两份,一份用于练习,另一份用于标记错误和做笔记。我甚至不介意破坏书籍,将一本钉在一起的题目和答案撕开以便更方便查看。
我意识到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做选择题时不思考,错了也就算了。我没有去深究错误的原因,也没能对照大纲找出知识盲区。因此,在后期冲刺阶段做模拟题时,我发现漏掉了很多重要知识点。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效仿我,务必珍视每次犯错的机会,最好是多错,然后彻底理解错题。说到参考书,我高度推崇肖秀荣老师的教材,他的资料简洁有效,他自己曾是命题组负责人,对考研政治的见解也很客观。所以我完全信赖肖老师,初期只买了知识点精讲和1000题,接着感觉需要了解真题的解答模式,我又添购了真题解析。随着时间推移,我还购买了他的时政分析、背诵要点以及模拟题等全套资料。跟着肖老师的指导,应对政治答题的方向大致不会偏离,再加上他最后四套题的高命中率,这给了我很大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强烈推荐王江涛的英语写作教材,学习方法主要是记忆。我从九月开始,通读全书,将要求必背的大小作文各十篇都熟记于心,就像背单词那样,通过反复诵读和默写来巩固。书中提供的方法非常实用。幸运的是,小作文在考试中出现了类似题目,只需改动少量词汇,就能得高分。考前应回顾并总结所背的作文,尤其是大作文,可以构建一个基础框架,并多加练习,尽可能运用已背诵的内容,尽量避免使用自己的话语去创作。对于翻译,我在全文翻译的实践中提升,从十月起就开始做历年真题的翻译部分。至于完形填空,虽然分数占比不高,但从十月份开始也不能忽视,如果认真对待,通常可以答对十个左右。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科学的核心部分,其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蛋白质、核酸、糖类、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调控机制。在复习时,我特别注重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因它们构成了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础。例如,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如何决定其功能,这对理解酶的作用机理至关重要。
分子生物学部分主要涉及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包括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质翻译等过程。这部分需具备扎实的生化知识,并能将这些知识应用到更复杂的生命现象中去。我在复习这部分时,会凭绘制流程图来帮助记忆和理解,结合实例进行思考,如基因突变如何影响生物性状。
对考试科目,理论理解和实验技能并重。理论方面,要熟记各种反应路径、酶的特性、信号传导途径等,实验技能则要求掌握基本的生化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能力。我建议多做实验题,模拟实际操作,这样既能巩固理论知识,又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发现,阅读最新的科研文献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凭追踪前沿研究,我了解到新的理论和技术,这对考试中的案例分析或论述题尤其有帮助。我通常会选一些经典的Nature、Science文章,或者直接关注本领域顶级期刊,比如Cell、JBC等。
我认为,好的时间管理和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成功的关键。我会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分配一定的时间给每个科目,保证全面复习。利用记忆曲线,定期回顾和测试自己,确保知识点的牢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