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选择题我用的是肖1000,只做过一遍…建议大家有时间还是多过几遍,尤其是错题知识点,要标记然后反复背诵。然后就等最后的肖八、肖四、蒋五出来,选择题直接连题干答案一起背,大题分一分层次,找一下中心句,往死里背就对啦!!12月市面上各种押题买来做,选择题回归知识点,主观题要背要背要背。注意的是:不要贪多,拿到资料认真对待,要背的扎实一些,同样的问题不同的老师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自己要归纳总结。注意答题技巧,比如得分点的罗列。每天3h
考研数学方面:
我从三月起便浏览了课本,只是粗略地看了一遍,然后直到五月才开始深入研究数学全书。起初,我认为自己在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足够,大学数学也学得不错,以为全书会轻而易举,然而实际入手后却发现相当困难,每个章节都需要花费两三天的时间来完成。最初,我会尝试不看答案逐题解答,有时思维受阻,有时出错,这让我倍感挫败,甚至后来遇到难题就直接看答案。不过,我及时调整了这个习惯,在六月底前专心致志地重新做了一遍,但仍缺乏整体框架的理解。进入七月中旬,我在暑期留校继续学习,再次复习全书,这次我对知识点有了更系统性的把握,明白每个题目测试的具体内容。第二轮复习时,我搭配了660题,尽管是选择题和填空题,但有些题目需要的计算量堪比大题,对我极富启发。起初在660题中犯了不少错误,并逐渐察觉许多知识点反复出现。八月底,我完成了第一遍660题。九月开学后,我没有参加课程,而是开始了全书的第三次研读,同时做第二轮660题,随后着手历年真题,按时间顺序依次去做,最后两年的题目作为限时模拟训练。做题时,关注的重点不是分数,而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十月中旬,我已经完成了十多套真题,于是购买了市场上热门的张宇、汤家凤和李永乐等人的模拟试题集。半途而废地做完一半后,我转而开始第二次做真题,并整理错题本,对同类问题进行分类。十二月,我开始做张宇的八套卷,同时也购入了四套卷和合工大的卷子,不过后者难度过大,几乎无法下手,最后我专注于李永乐的6+3和真题错题。在考试前的最后两天,我挑选了近两年的真题作为实战演练。总的来说,关键在于质量而非数量。
考研英语方面:
做完第一遍真题大概大四开学一个月,然后做第二遍就按照题型来,阅读,翻译,完型,作文(完型不想做就可以忽略掉了)期间,如果真题还有不认识的词语就背背这个,我记得将军虎的书会送一个真题小册子就背这个就好了。然后基本套路大家就清楚了,我觉得没有必要做模拟题,如果有的题出的不好,会把你做真题的节奏打乱。作文的话,一篇整齐清楚的文章,能提升印象分,花点时间来准备,是个技术难度不高但回报很高的工作。具体可以先在草稿纸上,大概拟下框架,然后再进行答题纸上的书写。
考研专业课方面: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个集成了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地理数据的系统,用于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展示所有类型的地理位置信息。在学习时,理解和掌握GIS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至关重要。你需了解其数据结构、空间分析、数据库管理和地图制图等基础知识,并凭实践操作来深化理解。
对数据结构,重点关注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特点、优缺点以及转换方法。对空间分析,理解缓冲区分析、网络分析、地形分析等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在数据库管理方面,要熟悉GIS的数据模型和SQL语言,这对后期处理大量地理信息非常关键。至于地图制图,熟练掌握投影方式、符号化规则和地图设计原则,这些都将直接影响到成果表达。
理论结合实践是学习GIS的关键。你凭使用ArcGIS、QGIS等主流GIS软件进行实际操作,凭解决具体问题来提升技能。积极参与课程设计或者项目实习,这将使你对GIS有更深入的理解。
再者,阅读相关文献和技术报告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GIS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应用发展迅速,保持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并持续学习,拓宽视野,也有助于应对可能的论文研究需求。
团队合作和交流同样重要。GIS往往涉及到多学科交叉,凭与他人协作,不仅互相学习,还锻炼团队协作能力,这对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非常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