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考研经验与心得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就是得多远得天下,一般来说单选和大题大家都答得差不多。既要重视也不能投入过多精力,否则损耗专业课复习时间。不用太早开始,早背早忘,九月甚至十月开始都不晚。政治考试的最低目标是不要拖总分的后腿,至于能不能提分就看怎么平衡复习时间了。15年考研政治较难,打高分非常不易,一些题出的很偏,在讲义里找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只能靠自己的理解,不知道这种出题风格是不是预示着未来的趋势,但这说明政治光靠背是远远不够的,一定要理解,其实真正要死记硬背的文字也并不多。我用的是肖秀荣的政治三件套:讲义、1000题、真题。先认真通读讲义,做每章后随附的选择题。我是在一整个部分所有章节都读完后才做1000题里相应部分所有章节的选择题,而不是读完一章马上做,通过这样的时间间隔可以检验自己哪些已经记住了,哪些没有(当然做题时严格闭卷),然后把那些毫无疑问肯定会做的题划掉,从此不再看,留下蒙对的和做错的以后复习。第二遍读讲义就是有重点的读了,同时回顾错题,再划掉一些可以放手的。第三遍只看需要背诵和重点记忆的文字,回顾错题,开始试着做分析题,把该背的背会。考前买了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和8套卷,个人认为单选和分析题大家的得分率应该差不多,多选题是拉开分数的关键,也最难把握。这个既需要对细微知识点的精准把握,也需要深入的理解。
考研数学方面:
从8月的下旬起,我保持上午的数学学习时间,但将晚上的学习时段让出一小时给政治。我启动了660题的练习(极力推荐),上午我会专注做660题并修正错误,而晚上则用来刷全书。刚开始接触这本册子的题目时,确实感到非常棘手,很多涉及基本概念的问题我都解答不出来,不过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荐的书。暑假期间,我也尝试了汤家凤老师的1800题,完成了基础部分,但在强化阶段就没再继续了。
考研英语方面:
做真题的时候要注意对每一年的阅读理解题总结出解题思路与技巧,主要掌握各种题材的文章大致命制什么样的题型,它的命题点在什么地方,以及总结各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和规律。然后再来做,由于你已经分析过文章和题目,所以,这次做真题的目的是提高阅读速度,掌握解题方法,检验你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做对选项的能力。这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考试呈现在卷面上的是你的出错率,有时候即便理解了原文,由于没有注意做题技巧也会出现错误,这是非常可惜的。至此,阅读的技巧就全部训练完毕了。如果时间允许,你们可以朗读或背诵每篇文章。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信号与系统"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信号是数据的载体,系统则是处理这些信号的规则或过程。需明白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区别,以及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基本性质。这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也是解答许多问题的关键。
对傅立叶变换,它是连接时域和频域的重要桥梁。理解和熟练应用傅立叶级数、傅立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能帮助从不同角度分析信号和系统的特性。这部分内容需大量的习题练习,建议多做些经典例题,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
系统稳定性是另一个核心话题。要掌握稳定性的定义,了解Routh-Hurwitz判据和Nyquist判据,并能够按给定的系统函数判断其稳定性。这部分理论性强,理解难度相对较大,需耐心和深度思考。
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实践同样重要。利用MATLAB等工具进行模拟实验,直观地看到各种信号凭系统后的变化,有助于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我强烈推荐做历年真题和模拟试题。这不仅能检验学习效果,还能你熟悉考试的题型和节奏。每次做题后,都要反思错误,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