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与国际法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备考资料和策略,强烈推荐政治领域的权威——肖秀荣教授的著作。这是众多考生历经艰辛后得出的宝贵教训。在2017年,肖教授几乎准确预测了所有主要试题,这种卓越能力让其他专家难以企及。初期阶段,可以使用他的《命题人知识点精讲精练》配合《命题人1000题》,每学习完一个章节的知识点,紧接着完成对应的习题。大约在9月至10月间,《形势与政策》会发行,它对于梳理时政非常关键。与此同时,还有一本非肖教授撰写的《风中劲草》也会面世,它是知识点精讲精练的浓缩版,适合中后期复习使用。最后的冲刺阶段,务必依赖肖教授的《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切记只做这两套模拟题,并深入理解和背诵其中的大题部分(至关重要,因为政治高分往往取决于这些压轴题的解答)。
考研英语方面:
汉语:我自认为英语基础良好,但我的学习策略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对于写作部分,我购买了词汇书《红宝书》以及某品牌的阅读理解练习册(200或200篇)。我还使用了张剑编著的《黄皮书》,涵盖了阅读基础到提升的篇章,以及他的新题型和翻译专题训练。此外,我还练习了张剑的100篇作文,并深入研究历年真题。我认为自己的英语备考策略颇为有效。
在作文方面,我收集了一些作文素材,并参考了朱伟老师的书籍,针对各种主题进行了分类,如辩论类、贡献类、环保类等。我挑选那些可以从多个角度运用的例子,以减少记忆负担,一个例子甚至可以在不同类型的作文中复用。对于大作文,建议原创,避免依赖模板,不过可以借用一些框架结构。遗憾的是,尽管我购买了朱伟老师考前的作文小册子,但由于时间问题,未能充分研读,小作文的准备也不够充分。
首要任务是练字,尤其是手写印刷体,因为它对作文分数影响极大,而此时还来得及,若等到开始学习作文时才着手练习,那就太晚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专业基础”,这门课程的核心在于理解并掌握国际关系的基本理论和国际法的基础知识。理论部分,我建议重点关注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等主要学派的观点及其应用。深入理解国家利益、权力结构、国际合作等关键概念。国际法方面,要熟练掌握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如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和平解决争端等,以及条约法、海洋法、人权法等领域的主要内容。我在复习时,凭阅读经典教材,结合案例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深化理解。
“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专业综合”则更注重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这部分需具备较强的文献阅读和批判思考能力。我习惯于关注当前的国际热点问题,比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地区冲突等,结合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这既锻炼了我的逻辑思维,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实际运用。对国际法部分,我倾向于凭模拟法庭的方式,提前准备一些复杂的案例,提升自己在具体情境下应用法律规则的能力。
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我反复研习,理解出题人的思路,熟悉考试的格式和难度。我还参与了一些学术讨论小组,凭与其他考生的交流,拓宽了视野,也提高了应试技巧。
我认为,持续的阅读和写作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无论是国际关系的论文,还是国际法的案例分析,都需好的写作能力来表达自有的观点。我定期会撰写一些小论文,尝试用学术的语言阐述我对某一问题的看法,这对提高我的论述能力和逻辑清晰度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