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翻译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太久准备政治并不明智,因为你的记忆力可能会被遗忘的规律所超越。我是将近十月才开始着手准备的。我专注于做选择题,用的是蒋中挺的《800题》和肖秀荣的《1000题》。我倾向于规划学习进度,确保每天都完成既定任务。十一月以前,主要精力集中在攻克选择题,务必理解和掌握所有知识点。选择题我大约做了两次,关键在于深入阅读和理解,特别是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在原题旁详细写下解析。历年真题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理解命题人的思维模式,但题目不会重复,所以做一次就足够了。进入十一月,我开始关注分析题,特别是研究历年真题中的大题及其答案解析,探究如何精准答题并取得高分。接着,我开始做蒋和肖的模拟题,尤其是《肖四》和《肖八》,同时结合最新时事来记忆大题。今年的政治大题,肖秀荣预测的准确性相当高。对于大题,无需过于焦虑,留出最后一个月集中背诵即可(我自己当时因为时间紧迫,只剩十多天背诵)。政治的重点仍然是选择题,特别是多项选择题,它们的正确与否可能显著影响你的分数,因此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理解后再去记忆!此外,某些地区的公共课程评分标准严格,政治成绩可能直接影响你能否进入理想的院校。因此,绝对不能对政治复习掉以轻心。
考研英语方面:
我背单词背了2本,分别是蓝皮书,何凯文的1575词。大家在背单词的过程中也要高效完成,不能把分配给单词的时间白白浪费。再说阅读真题,我的阅读从四月就开始直接做05-15年的阅读真题,基本上是每天下午作一篇,做完了之后先找出不认识的单词记在本子上,再对答案,看看自己做错了哪些题,根据答案的解析找出错误的原因。做题方法方面,基本上跟着做题思路走下来的,所以算是有些做题方法吧。通过一些经验我觉得可以买一本好些的真题阅读指南,跟着上面的做题方法学,总之都是殊途同归的,那就是阅读得高分。这样下来,我一周差不多做够一年的阅读真题,然后总结下这些文章中的长难句啊,重点短语啊之类的。也有同学采用了翻译整篇文章的方法,我觉得太费时间所以没有选择这种方法。因为我做阅读练习就是为了做真题,所以选择书籍的时候只要它包含近十年的真题就OK了。最后我一共把十年的真题做了三遍,在冲刺阶段也是为了练习做题速度把握做题时间。友情提示:做英语的时候尽量选择下午的时间,因为考试也是在下午两点钟开始,一定要让自己的大脑在这个时间段内养成读英语不困而且阅读越精神的习惯,不然考场上是真的会犯困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英语翻译基础是我每日必修的核心课程。这不仅需深厚的英语功底,还需对中文的精准理解和表达。我在备考期间,每天都会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各类英文原版书籍,提升我的语感和词汇量。我会选一些经典的中英对照文章进行翻译练习,凭对比分析,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掌握如何将之准确无误地转化为汉语。我还借助了如“GRE词汇”、“牛津高阶词典”等工具,强化我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更重要的是,我参加了翻译工作坊,凭实践,不断磨炼自有的翻译技巧,尤其是在法律、社科等领域。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则是对我中文素养和广博知识的检验。我坚持每日写作,无论是散文、评论还是论文,以此锻炼我的逻辑思维和文字表达能力。我广泛涉猎各种领域的书籍,从历史、哲学到社会科学,从国内时事到国际动态,力求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库。我还会定期参加模拟考试,提高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高质量文章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好的笔记习惯至关重要。无论是翻译中的难点词汇,还是写作中的精彩观点,我都及时记录并整理,形成个人的知识体系。我也注重团队学习,与同学一起讨论问题,互相批阅作业,这样既能发现自身的不足,也能借鉴他人的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