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可再生能源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用书:《大纲解析》,《肖秀荣命题人1000题》,肖秀荣的时政,8套题和最后4套题。用一个多月看一遍大纲解析,看一章做一章的《1000题》,看完一遍之后看看真题,主要做选择题,论述题看看就好,然后第二遍,同样是大纲解析和1000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买本《风中劲草》背背,其实《风中劲草》就是浓缩版的政治红宝书,自己掂量要不要买。之后按部就班的看时政,做模拟题。政治最少看两遍的,用时是越来越长,最后要狂背那些模拟题,押到就是赚到。友情提示字体小的女孩子们,写大题时一定写大点,增加字间距和行间距,这样看着舒服,同时可以用较少的字营造较长的篇幅效果,省时省力。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算是复习最足的一门了,处于从小对数学的热爱,复习到后来总觉得复习其他是折磨,而做数学题是一种享受。如果时间充足,我建议先看教材,我是先大致的看了一下教材,发现看不进去,于是就从复习全书开始,有不清晰的地方再回去翻看教材。第一遍看的很慢,每天十几页的进度,也跟风的买了660题,虽然只是选择填空,做起来却很费劲,这给了我很大的打击,干脆放弃了。后来第二遍复习后还是觉得选择填空也很重要,于是又拿起了这本书,可是还是不会做,我只好看着答案,记下来我不会的方法,里面很大题目都是类似的,方法会了,也就不难了。后来是400题,真的很难,当我开始做模拟题的时候第一个准备做的题目就是400题,还是打击到我了,于是我转攻真题,真题很简单,而且有模式,就这样做真题,总结错题,让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暴露出来,再回全书中找到,最后400题也不是很难了。数学我的结果还算理想。
考研英语方面:
单词自己英语基础还不错,大一下学期和大二上学期就把四六级都过了(作为学渣这是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的,但是绝不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在吃老底)。但做考研英语时,还是被虐得很惨,有的时候一篇阅读能错4个,真的是很受打击。痛定思痛后,发现最基础的单词还没搞定。于是每天拿着红宝书在那儿背。背了一个月,做题还是不见长进,单词还是有一大片不认识,最后就把红宝书扔了。自己开始每天精读阅读,把真题中不认识的单词,全部整理出来。完型、新题型和翻译也按照这个方法把单词整理出来了。虽然方法很笨,耗时耗力,但是效果很好。就这样把单词关过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是关键。材料力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它涉及到应力、应变、强度、刚度等基本概念。对这些概念的理解不能停留在表面,要深入到它们的物理本质。例如,应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应变则是物体变形的程度,这两者的关系是凭胡克定律来描述的。理解并能灵活运用这些基本概念,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基础。
掌握基本原理和公式。如欧拉-伯努利梁方程、虎克定律、圣维南原则等,这些都是材料力学的核心内容。各类截面的几何性质,如矩形、圆形、T型、I型截面的惯性矩和极惯性矩,这些在计算中经常用到。但切记,公式并不是死记硬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
再者,注重实例分析和计算训练。材料力学的问题往往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比如考虑载荷类型、边界条件、材料性质等因素。多做习题,尤其是设计型题目,提升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建议使用《材料力学》(孙训方版)等经典教材,并配合同步练习册进行深度学习。
实验也是重要的一部分。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能帮助更好地理解和验证理论,如利用拉伸试验理解应力-应变曲线,或者凭弯曲试验了解材料的弯曲性能。河海大学的实验室设施完善,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机会,一定要充分利用。
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演练不可忽视。这不仅能够检测学习效果,还能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提高解题速度。我通常会在复习后期进行定时模拟,以此调整自有的答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