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涉足政治复习相对较晚,大约在九月中旬才全面展开。主要参考了一本非常热门的教材,作者姓杨,书中的内容精炼且知识点清晰。我通读并尝试背诵了一遍,但记忆效果不佳,因此又反复研读了几遍,尽管如此,仍然推荐大家尝试背诵。对于真题,我个人没有使用,所以不便评论。我选择了肖秀荣的1000题,并完成了两轮,这是必须要做的部分。此外,我还做了一遍1600题,感觉作用不大,主要是用来提升手感。到了冲刺阶段,我使用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和四套卷。至于时政,我采用了肖秀荣的时政小册子,以及辅导机构提供的各种时政材料。到了考研后期,这类资料会大量涌现,无需过于担忧。
考研数学方面:
在七月底至九月中旬左右,我研读了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两门课程,尤其是采用了同济版教材。在此过程中,我也完成了书后的所有习题(这些习题耗时较长,可以选择性地做一些)。此外,我还仔细阅读了李永乐和李正元编著的复习全书,由于我的细致研究,进展可能较为缓慢,而且我仅通读了一次。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理解在考研英语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备考的核心环节。历年真题无疑是考研英语最权威的参考资料,务必充分利用。起初,先准备最近十年的真题集,第一轮主要目的是了解题型,无需深入剖析。第二轮则需分析错误答案,探究其背后的成因,以加深对命题理念的理解。在进入第三轮之前,可参考黄皮书,重点学习典型题目的解答策略。第三轮应关注词汇和各类题目的解析,深入探索出题者的设计思维和试题的迷惑性设置。最后第四轮,要重视句子结构解析及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掌握常见试题与上下文之间的关联性。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定律要烂熟于心。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你需理解并能灵活应用这些定律去解决各种复杂的电路问题。对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也要有深入的理解。
掌握电路分析的方法至关重要。例如,节点电压法和回路电流法是解复杂电路的有效工具。对交流电路,理解和运用相量法分析RLC串联谐振电路,以及计算功率因数等内容,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点。在学习这部分时,多做题、多思考,形成自有的解题思路。
再者,数字电路部分也不能忽视。逻辑门、组合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移位寄存器等基础知识需扎实。理解和运用摩尔定律与图灵机模型,对理解和设计数字系统有深远影响。
学习电路的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策略。你凭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比如自己动手搭建电路,观察其工作状态,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电路模拟软件如Multisim进行仿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电路动态行为。
持续的复习和总结是巩固知识的关键。定期回顾学过的知识点,整理思维导图,将碎片化的信息整合成系统的知识框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要怕麻烦,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教,直至彻底弄懂。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好的心态。电路可能一开始会你觉得难懂,但只要你持之以恒,你一定能攻克这个难关。每一个难题背后都是一个新世界的入口,每一次的突破都会你更接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