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数学]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不宜过早,没事翻翻精讲精练,做做1000题,建议第一遍用铅笔做。等9月份政治大纲出来后,精讲精练就不用看了,仔细研读大纲,建议看一章,做一章1000题,加深印象,不然看过基本就忘了。做题的时候那些常出的知识点,可以试着记忆,作为政治大题的储备。11月份主要是学习一些答题技巧,框定一些背诵内容。总的来说,政治就是要多做题。单选及多选:基本就是考大纲里的内容了,少数是时事。一遍一遍的看教材,慢慢熟悉它们,然后按重点记住它们,建议到了后期可以自己疏理每章的构架、重点,以大括号、中括号、小括号的方式表示出来,然后自己看着这份构架图去还原每个知识点,这就达到了极致:把一本书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当然不可否认,这需要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总结能力。
考研英语方面:
九月—考试前:每天背半小时单词,尽量坚持,作文开始构思自己的模板,对平时遇到的比较好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短语及时记录背诵,大概一周至少写小作文+大作文各一篇,可以找老师修改,尽量要坚持写,等到上了考场,你会感谢自己的坚持。阅读的话就是做真题,第一遍一定要卡着时间来,尽量不超过15分钟,因为考研英语时间很紧,一篇阅读留给自己的时间就是12—15分钟。真题第二遍的时候一定要精读,而且试着翻译全文,这样的话对后面做翻译会有帮助,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英语的真题绝对就是教材,一定要重视。完型的话好像不需要太花时间,做做真题,找找感觉;翻译的话,耗时而且得分低,但想拿高分的孩子也要花一番功夫;新题型的话分为几类,这个建议可以找找模拟题做,因为真题有限,但还是有套路的,而且这个题说实话有点靠运气。总结起来,阅读和作文就占了70分,绝对是重点,阅读有套路,比如同义词替换就是最为常见的,这个大家以后会慢慢接触;作文的话就是自己要形成一个万能模板,而且平时要多收集一些好的可以摘抄的句子和案例。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教育综合”,这门科目涵盖了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等多个领域。理解并掌握这些理论基础至关重要。我建议先通读教材,把握各领域的基本概念和框架,再深入研究每个主题的关键点。关注教育热点问题,如教育公平、素质教育等,这将帮助你在论述题中展现出对当下教育环境的理解。做笔记是提高记忆效率的好方法,整理出每章的重点和自有的理解,复习时会更加高效。
“教育实践与方法”更注重实际操作和应用。你需理解不同教学方法的优缺点,并学会如何按学生特点和教学目标选合适的方法。我建议找些真实的课堂案例进行分析,思考自己面对这种情况会如何处理。熟悉教育评估技术,如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你尝试设计一些小测验或作业,模拟实际的教学评价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理解和应用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例如,教育心理学中的学习理论与实际教学情境相结合,思考如何运用到课堂上。对教育实践与方法,多看教师的专业发展书籍,了解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教学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寻找实习机会或者参与志愿者教学活动,能你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增强应试能力。这样的经历也会为面试增添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