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土木水利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我对政治领域既不了解,也感到相当排斥。所以尽管我在十月份初期就开始接触政治学习,却始终无法投入,也无法持之以恒。分享一下我的经历,当你拿到政治参考资料,比如《风中劲草》或大纲时,可以立即启动复习,但初期只需熟悉内容,无需急于背诵。毕竟这段时间内,各个学科的压力都较大,应优先分配时间给其他科目,每天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政治学习就足够了。到了十一月,肖秀荣的八套卷等材料会陆续面世,这时你可以完成其选择题,并尝试理解和记忆。进入十二月,肖四会出现,这时候你对其他科目的掌握应该更熟练,可以把更多的时间用于背诵肖四的选择题及所有大题,确保考试时能有充足的话语来回答问题。今年有人批评肖秀荣押题不准确,但我认为主要可能是选择题部分,而大题的质量还是很高的。特别是对于担忧答题无从下手的理科生而言,熟记肖四的大题是个很实用的策略。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年我花了很多时间,由于市面上396的辅导教材太少质量也参差不齐。我把两本高数+清华出版社线代+概率论课本过了一遍,课后习题挑着做了一下,主要看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笔记,然后李永乐数学全书我也大体看了一遍,线性代数我单独买了李永乐的那本辅导讲义(因为本科学的太差了),最后详细做了笔记包括知识点、错题什么的。可以说我准备的很充分(难度超过了考试要求),第一年做下来觉得很简单,大概花了半个小时就能做完。数学需要花很多时间,配合教材,做好笔记,总结了各种题型以及考点,题典1800分为基础篇和提高篇,有很多经典的题,难度适中,与考研数学难度相差不大。数学最好是在九月份开学之前把所有的基础知识过两遍,习题也要全部做完一遍,熟练掌握所有知识点。九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在这之前千万不要做真题!真题要按照考试的时间要求来做,做完了仔细校正,总结得失。真题要反复做,至少刷3遍。数学最忌讳只做题不思考不总结,做大量习题的目的是为了见识题型,总结经验,看到题目的条件就知道相应的知识点,题目的每一句话都会对应一个条件,怎么将题目的话转变为你做题的条件就需要大量的练习与总结。可以准备一个错题集,将你做错的题,做到比较新颖的题,比较常考的知识点都记录下来(比如麦克劳林公式,泰勒公式等)
考研英语方面:
作文方面,我背了小作文十篇,大作文只背了真题两篇,我自己总结了大作文的模板,我建议大家一定要总结一个作文模板,因为对于英语水平不是特别好的我们来说,在考试这么紧张的氛围下,再立意下笔,写出有结构有内容的作文太冒险了。但是模板一定不能是作文书上随处可见的那种,要有特点有精彩词汇和结构,自己总结。平时一天做一年的真题(除写作),隔一天做一次,中间隔得一天总结前一天的错误,尤其是新题型阅读和翻译,有时间的话再背一下阅读全文对培养语感非常有效,主要用于最后写作。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结构力学是土木工程的基础,涉及静力平衡、变形、稳定性等多个核心概念。每一个概念都像是建筑的基石,必须稳固支撑起整个知识体系。例如,你要清楚弹性体、刚体的基本性质,掌握静定与超静定结构的区别,以及了解应力、应变和位移的关系。
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基本原理。这包括胡克定律、剪切与扭转理论、梁的弯曲理论等。这些原理是你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你需能够灵活应用它们去解析复杂的结构问题。对结构分析中的能量法、虚功原理、变分原理等高级话题,虽然可能在初试中涉及较少,但对深化理解和提高解题能力大有裨益。
再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量的习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你凭做历年真题、模拟试题来熟悉考试风格和难度。对每一道题目,不仅要关注答案,更要理解解题思路,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特别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极限状态分析,需你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的思维。
利用好教材和参考书也是提升的关键。比如,龙驭球的《结构力学》或李廉锟的《结构力学教程》都是很好的学习资源。它们详细解释了每个知识点,并提供了丰富的例题和习题。也寻找一些优质的在线课程或者教学视频,以不同的视角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团队学习和讨论同样重要。找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互相讨论难题,既能激发学习热情,也能凭他人的思路开阔自有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