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看肖秀荣的知识点提要,可以适当的背一背重点,当时我看了3遍,要有一个大框架,每一部分有哪些内容,哪些重要知识点。练习8套卷,选择题多练找感觉,同时把以前的选择题错题找出来看一下,做大题可以自己列一个提纲写一下涉及到哪个知识点,跟参考答案对比一下,这样比较省时间。这两年政治选择题总会出一些书上没有的知识点,大多与时政有关,因此,好好看一下肖秀荣时政那本书,适当可以看看新闻联播,能稍微放松一下紧绷的神经,还能培养政治素养。
考研数学方面:
首先,我们要奠定基础,采用常见的大学教科书,每学习完一章就完成相应练习题,不必全部都做,只需精选一些重点题目,并确保详细记录数学笔记。这个初期阶段至关重要,因为通过解决课后问题,我们可以初步掌握知识要点和解题策略。我个人数学底子薄弱,对数学的基本理念理解不深,因此我选择使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它的内容较为基础,有助于巩固根基。相比之下,很多同学则选用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这本书深入且全面,包含了许多经典难题,更适合于准备“数学一”的学生。记好笔记是关键,许多模式和技巧需要熟记于心。数学需要每日持续学习,不能间断,直至考试前一天,否则会失去手感。对于那些数学功底扎实的同学,可以利用高数十八讲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考研英语方面:
觉得英语复习无需额外材料,只靠真题加词汇记忆就足够了。我是从十月起开始做真题,买了从2004年至2019年的全套,每周完成两套,一套只做一次。考虑到真题有限,最后留下了最近三年的作为考前模拟练习。在没有新题可做的时候,我会重温之前的题目以保持手感。对于长难句,要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十几种分析技巧,阅读时主动应用这些方法解析句子。可以用符号或标点辅助拆分句子,找出主干。此外,尝试模仿这些复杂句型构造自己的句子,初期可以从简单的替换开始,逐渐就能自如运用。将全文翻译后,参照参考书籍检查翻译的准确性,分析理解上的误差,并回顾错误题目中的陷阱,以及正确答案为何误导人,确保完全理解整篇文章。切记,稳扎稳打才能快速进步!
考研专业课方面:
误差理论是测量学的基础,理解和掌握误差来源、性质以及如何量化评估误差至关重要。需深入理解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区别,并能应用基本的概率统计理论来分析测量数据。特别要关注的是,如何凭最小二乘法进行最佳数据处理,这是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关键。
测量平差是误差理论的实际应用。它涉及到多个观测值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凭数学模型优化这些观测值。理解平差的基本原理,如条件平差、间接平差和最弱元法,是必不可少的。对大型复杂的数据集,理解并运用权矩阵和协因数矩阵的概念也是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
再者,实践是理论知识的最好检验。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多做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它们帮助更好地理解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尝试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实际的测量问题,比如卫星定位中的误差修正,这样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团队讨论也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凭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互相启发,共同进步。教师的指导也是不可或缺的,他们的经验和见解往往能为打开新的视野。
保持耐心和毅力是长期学习的关键。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可能一开始会感觉抽象难懂,但只要持之以恒,逐步深化理解,你会发现这个领域的深邃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