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译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也不能掉以轻心,但相对轻松一些,政治的复习从暑假开始即可,暑期开始做肖秀荣的1000题,里面的选择题至少要二刷,有时间的小伙伴甚至可以三刷,然后接着做肖秀荣的八套卷,最后四套卷,做到以上这些选择题基本问题不会太大。政治大题11月中下旬开始背就可以,那时市面上会出现很多最后三套卷、终极四套卷之类的东东,在这里推荐两个,一是比较权威的肖秀荣四套卷,几乎每个考研er人手一套,二是任燕翔老师的最后四套卷。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真题,需要指出的是考研毕竟时间有限,不可能把所有做到尽善尽美,所以,即使前一部分词汇没有全部记住也没什么关系,因为在后续阅读训练中背得词汇更加重要,在第一遍做阅读的过程中,一天做1到2篇真题,先按时间做,每篇20—30分钟,做完之后不对答案,重新检查,再做一遍看看会不会有一开始做错或者没来得及做得题,然后对答案,思考错误,如果看不出错误看解析,总结。最后无死角通读全文,保证没有任何不会的单词和长难句,这样下来一篇基本要将近两个小时,而且开始做的时候极其痛苦,不过,提高也会非常快。
考研专业课方面:
英语翻译基础是我每日必修的功课。这门课的核心在于实践和积累。我花费大量时间阅读各类英文原版书籍,从新闻报道到学术论文,以增强我的词汇量和语感。我会选一些经典翻译理论进行研读,如奈达的“功能对等论”,了解并尝试运用到实践中。对翻译技巧,我注重理解和运用源语言的文化背景,以及准确、流畅地转化为目标语言。每天坚持翻译练习,无论是笔译还是口译,都是提升的关键。我还会定期教导师,他们的反馈帮助我修正错误,提高效率。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则需广泛的知识涉猎和深厚的中文功底。我凭阅读中国古典文学和现代散文,提高自有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拓宽了视野。我会关注时事热点,阅读各种类型的新闻和评论,以增强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我还参加了各类百科知识竞赛,以检验和提升自有的知识水平。我发现,这个过程中,记忆和理解并重,既要大量的信息,更要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感自我挑战的重要性。无论是翻译的精准度,还是写作的深度,都需持续的磨砺和反思。我也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知识,更是思维方式的塑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我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如模拟联合国会议,以提高我的公共演讲和临场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