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理工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自九月份起我便涉足政治理论的学习,其顺序依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首先要攻克的是马原,这一部分的概念深奥难懂,仅靠个人思考很难领悟,因此听课至关重要,一旦理解透彻,应对试题就会变得轻松许多。史纲主要涵盖近代历史,内容固定不变,建议构建一个时间线以便记忆,平时可随时回顾,在纸上描绘也有助于加深印象。毛中特与史纲有一定的交叉,据老师透露,今年可能会有所调整,故更新的教材是必需的。至于思修,相对较为基础,部分问题甚至涉及常识,但法律基础知识易混淆,需要重点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完成660道题目之后,接下来应当接触一些真实的考试题目,因为之前的阶段主要是为了奠定扎实的基础,现在需要了解考研数学的实际考察方式。我选择了李永乐的《数学历年试题解析》这本书,它非常实用,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含了过去十年的全套真题试卷,而第二部分将这些真题按照各个章节重新编排。这种方式让你可以通过阅读第二部分,清晰地了解每个知识点在历年真题中是如何被考查的,以及哪些是经常出现的重点。我当时选择先读第二部分,并按照章节顺序逐一完成了所有真题,以此理解不同部分的特点并找出共通点,从而识别出哪些内容更为关键,哪些相对次要,以便针对性地备考。这个过程大约用了一个月的时间。无论你是否具备大学数学背景,在开始复习之前,都应该仔细阅读教材一至两遍。这样做有助于那些学过高数、线性代数和概率论的人重温本科知识;而对于未曾学过的人来说,对照大纲学习知识点是建立牢固基础知识的关键,为解题做好准备。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就是单词,单词书有很多,其实随意一本涵盖考研词汇的词汇书就可以,每天背一个单元,第二天拿出几分钟重复一下,前期一定要好好背单词,我到强化和冲刺就把单词放下了,但是后来练习写作文的时候发现很多单词都不会写了然后又拿出来单词书每天背了背,所以说单词其实还是很重要的,而且可以每天积累几个好的短语,说不准写作的时候就用上了。其次是阅读理解,一个选择两分,所以考研英语里阅读理解自然是重头戏,建议可以听一下然后是翻译,我一开始是把所有的真题的翻译题在一个小本上抄下来然后每一天翻译五个句子,后来发现自己明白句子的意思就是翻译不出人话,再加上有点拖延症就一直没在意,直到考前一个月自己模拟了一次英语真题,发现自己翻译的驴唇不对马嘴,赶紧去用A4纸把真题的所有翻译的正确答案和拆分重新整理了一遍,剩下一个月每天早读的时候读上五句,反复重复,这样会发现自己的翻译水平潜移默化提高了不少,这次考试感觉自己被新题型耽误了很多时间,所以翻译几乎没有读上下文,大体扫了一眼直接翻译的,应该得分也不是很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涵盖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综合课程,其重要性不言喻。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首要任务。比如电阻、电容、电感的特性,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础知识,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对这些内容,我建议多做笔记,凭画图和举例来加深理解,定期复习,避免遗忘。
电路分析是电子技术的核心技能。要学会运用节点电压法、回路电流法解决复杂电路问题,需大量的练习。我推荐使用教科书上的例题和习题进行反复操练,并尝试自己设计电路进行分析,这样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再者,数字逻辑部分,理解并熟练掌握布尔代数、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至关重要。尤其是状态机的设计,需理解状态转换图和状态表的关系,这是解决许多数字系统设计问题的关键。
对模拟电路,运放的应用是一个重点。了解各种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反相放大器、非反相放大器、积分器、比较器等,以及负反馈的概念,能帮助解决很多实际问题。
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最好方式。可能的话,参与实验室的项目或者动手做一些小实验,会对理解有极大帮助。例如,使用面包板搭建电路,观察实际工作情况,这会你对电路的理解更直观、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