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中国哲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话不建议太早准备吧,我是在十月份左右政治大纲解析出来之后才开始准备的,用的书主要就是教育部出的那本政治大纲解析,还有搭配肖秀荣老师出的一些辅导书,比如他的命题人1000题就可以用来刷选择题很不错的,政治选择题是最最重要的,这决定了你政治能不能上70分,政治选择题我主要是做了1000题还有红宝书的900题,然后就是历年政治真题的选择题了。大题的话我是觉得没有必要那么早就开始背了,我自己是到考前2个礼拜才开始背政治大题部分的,可以用的材料很多,主要推荐肖秀荣系列的吧,像肖四、命题人八套卷等等都可以最后背一背的,考场上一般都会考一些你背过的知识点,到时候就根据题目来作答了。当然政治的字和保持卷面的整洁还是很重要的,大题方面如果答到点上了,然后写的比较工整应该得分不会很低的。
考研英语方面:
在对考研所需的词汇有一定了解之后,关键的任务便是征服英语阅读。阅读被划分为三个部分,即Part A、B和C。Part A是标准的长篇阅读(包含4篇文章,每篇5道问题,每题价值2分,总计40分)。Part B通常被称为新题型,Part C则是翻译题,这两部分各有5个小题,每题同样为2分,合计10分。阅读在英语考试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总分高达60分,英语的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阅读的表现。其中,Part A是阅读的焦点与难点,因此需要深入研究历年真题,仔细揣测命题人的意图。
若想在考研英语中取得高分,大阅读部分绝不能失分过多。20道题目中,尽量保持错误在5个以内,最佳情况是3个或更少,错误越少越好。暑假后期及9月份应集中精力做英语真题的阅读部分,用铅笔答题或避免直接在试卷上作答,以便日后重复练习。在二刷和三刷时,可能会发现之前做对的题目依然会错,做错的也可能再次出错,要做好心理准备,逐渐消化并理解真题,特别是错题,坚信通过大量练习可以实现质的飞跃。同时,阅读时要注意时间管理,否则在考研时可能无法完成试卷。推荐在模拟训练时一次性完成四篇阅读,确保时间在70分钟之内。初期阶段,务必给予英语足够的重视。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哲学综合”,这是一门涵盖广泛,从古至今,东西方哲学理论的大综合。我建议先从基础入手,扎实掌握西方哲学史中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的思想,比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上学,康德的批判哲学等。中国的儒家、道家、法家等传统哲学也不能忽视,要理解其核心理念并能与西方哲学进行比较分析。在这个过程中,阅读原著是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但需有选性,比如《理想国》、《尼各马可伦理学》、《道德经》等都是必读的经典。
对“中国哲学原著”,这部分更强调深度理解和解析。除了熟读经典如《易经》、《孟子》、《庄子》外,还需理解其中的哲学思想如何影响了中国古代的社会和文化。这里的学习方法是不仅要读懂文字,更要领悟其背后的深层含义。例如,《易经》的阴阳五行理论不仅是哲学思考,也是古代科学的基石;《孟子》的人性本善论,是理解中国传统道德观念的重要线索。
在复习阶段,我会凭做笔记、画思维导图来整理知识框架,将复杂的内容条理化。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训练必不可少,这帮助适应考试的答题节奏,提高解题技巧。
我认为,无论是哲学综合还是中国哲学原著,关键在于思考和反思。哲学不仅仅是记忆知识,更是理解和运用的过程。要学会用哲学的视角去看待世界,用哲学的语言去表达自我,这样,即使面对复杂的学术问题,也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