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区域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这是一个投资少、收益高的领域,我是在10月份之后才开始涉足的。对于政治学习,我的方法是参加辅导课程,配合大量练习选择题,以及在最后两周集中记忆肖八和肖四的大题。关键是要注意答题时思路的清晰度。由于起步较晚,我直接通过阅读并做选择题来学习,重点是要做大量的选择题,尤其是模拟试题,尽可能多地做,每天晚上从9点到11点半,至少完成两次《1000题》。由于大题的分数差异不大,所以主要精力应放在提高选择题得分上。大题部分不需要提前花大力气去背诵,最后两周全力以赴地背诵肖八和肖四即可。如果实在记不住,考试时可以根据题目内容合理发挥,关键是要写得充实且有条理。选择题的知识点我没有专门抽出时间去背,做得多了自然就熟悉了,不必强求死记硬背,多听听老师的讲解,大脑自然会形成记忆。总的来说:1. 不必过早开始,九月之后开始就足够,而且尽量避免占用高效的学习时段(如早上和下午)。2. 大量练习选择题。3. 利用碎片时间听取选择题的相关知识点,有个大致印象就行,最后两周集中背诵肖八肖四。
考研数学方面:
我借助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来学习数学,总共精读了三次,并在最后阶段完成了一次真题演练,随后便步入了考场。对于数学来说,扎实的基础是关键。我在阅读每一轮时都获得了新的领悟,同时注重积累知识点,做笔记以加深记忆。历年真题不容忽视,因为尽管时间流逝,但核心知识点变动不大。深入探究真题,了解常考点,能帮助我们形成独特的理解。边看书边做题时记下的笔记,在考前浏览一番,能清晰地揭示出自身的弱点所在。
考研英语方面:
在英语二的新题型部分,常见的是选择句子填空和配对题。如果题目中含有显著的标识,如人物、地点或书籍名称,可迅速在文中定位关键词以解答。阅读理解的得分至关重要,拥有大约5500个核心词汇是顺利解题的基础。优先掌握常考词汇和动词,随后逐步扩大词汇量。建议定期进行阅读练习,保持每篇文章约15分钟的速度。对于遇到的生词,先尝试根据上下文猜测含义,完成阅读后查阅并记录,每次开始新的阅读前回顾一次,持续不断地操练。阅读过程中,强调捕捉关键信息,如关键词、主旨句和专业术语,用划线的方式突出它们。通常,阅读理解的正确答案是对原文的精炼或同义替换,关键是精确地在文章中定位。对于做错的题目,要深入剖析错误原因,是否因为主观臆测、过度推断或是理解错误,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改正这些失误。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核心在于理解和掌握供求关系、市场机制、经济增长理论等基础概念。对这些基础知识,我在初期凭阅读教科书和相关资料,进行了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尤其要注重理解微观经济学中的个体决策模型和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框架,这是构建整个经济学知识体系的基石。
我深入研读了萨缪尔森的经典教材,理解并掌握了边际效用递减、机会成本、帕累托最优等基本原理。对博弈论、信息不对称、外部性和公共物品等现代经济学理论也进行了深入研究,这些都是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再者,经济学的应用性很强,我强调的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会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动态,分析新闻中的经济现象,尝试用所学理论去解释。例如,我会关注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如何影响经济,或者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是否符合增长理论的预测。
在复习过程中,我还重视做题和模拟测试。这不仅检验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也能锻炼我在有限时间内解题的能力。我推荐使用曼昆的《经济学原理》习题集,其题目设计既涵盖了基础知识,也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
我强烈建议大家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学习。经常进行讨论,不同的视角和思考方式往往能帮助我看到自己忽视的地方,也提高了我对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