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徐州)环境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一)从九月起着手政治复习,用了两个月时间仔细研读并完成了《肖秀荣1000题》,这让我对考试大纲有了基础的理解。《1000题》我共进行了三次练习,第二次并非重复全部习题,而是在初次做的时候用红笔标出不确定和错误的题目,然后在第二轮时遮住答案,只重做这些标记过的题目。到了第三次,我专注于解决那些在第二轮中依然答错的问题,当然,并非机械地记忆答案,关键是要深入理解每个知识点。(二)进入十一月底,我开始背诵风中劲草资料,我的进度相对较晚,有些人可能已经反复背了好几遍。但我认为政治学习不应局限于死记硬背,许多选择题需要灵活思考和分析。即使你背了很多遍,如果未能理解其含义,也难以做出正确的选择。对于政治内容的记忆,不应过于僵化,掌握关键点就足够应对选择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我七月之前看课本,把那些原理定理给弄个清楚,想着打好基础,把全书做了一遍,实实在在的学了不少,基础打得比较好,做全书没有很虐,然后就做660,这本书真的挺好的,可以补充好多基础性的东西,但是我没有好好分析也没做完,希望筒子吸取教训。然后就做全书,全书做了有三遍吧,在这里我想说,筒子们一定要重视运算能力!!!因为到后来,基本上你都是会的,知道方法的,但是可能计算稍微复杂,平时一定要仔细算对,千万不要想哎呀考试认真点,根本不是这样!!!然后就做的真题,真题你可以多做几遍,感觉自己掌握差不多的就行。
考研英语方面:
提及背单词,这是一项熟悉至极的任务,但许多人直至考试前夕也无法完全掌握核心词汇。记忆单词无疑需要坚定的决心。让我分享一下我的单词学习步骤。我会在背诵新词后的第1天、第2天、第4天、第7天和第14天再次温习它们。首先,我自己设计了一份日程表,列出每日需攻克的单词列表。起初,进度缓慢,每天只能消化2个新的列表,即便如此,任务量依旧繁重,因为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会增加到每天需要复习7个列表!在这众多列表中,只有2个包含新词,其余全是复习旧知。许多人在刚开始背单词时容易陷入误解,比如我使用了新东方出版的无序单词书,有些单词可能有七八种含义,还有各种常见搭配。初次接触时,不必深究细节,你的目标是在看到单词时迅速联想到其主要的中文释义(不必全部,一到两个主要意思即可)。单词的记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通过反复回顾来巩固。在上述的复习节点,你可以遮住中文意思,尝试根据英文单词回想中文含义,若无法想起,可以做标记,逐步累积词汇量,每个单词的理解也会随之丰富。当然,仅背诵一遍是远远不够的。当你完成一轮单词书后,会发现自己遗忘了许多,即使之前已间隔数日进行了复习,这也是正常现象。然后开始第二轮,遵循相同的方式,唯一的区别在于第一轮可能每天学习2个新列表,第二轮则需提高速度,具体数量因人而异,我在那时能完成每天5个列表,有时则是3个。
考研专业课方面:
环境工程学的重点在于理解和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性质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比如,要深入理解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主要类型的环境污染形成机制,以及它们对人体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这要求不仅要有化学、物理的基础知识,还要有生态学、地理学的相关背景。
环境工程学的另一大重点是环境治理技术。包括污水处理技术、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等。这部分的学习,需了解各种设备的工作原理,熟悉工艺流程,并能进行初步的设计计算。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环保技术如生物技术、纳米材料的应用也在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再者,环境影响评价也是环境工程学中的关键部分。需学会如何进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预测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提出环境保护措施,并撰写环境影响报告书。这就需具备数据分析能力和一定的项目管理知识。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最重要的。课本知识是基础,但要真正理解和掌握,就需凭实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加深理解。参加科研项目或者实习也能帮助更好地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团队讨论和教师指导也十分有益,碰撞出新的思考火花,解决学习中的疑惑。
持续关注行业动态和技术更新也非常重要。环境工程是一个快速发展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领域,新技术、新政策的出现都会对学习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