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外政治制度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我看了一遍红宝书,买了一本配套选择题来练,世纪高教版的1000题,题目没有那么多,看一章红宝书做一章。可能是因为看过一遍的原因,这一遍很快。到12月买了《最后五套卷》,只做了选择题,题目很简单正确率也很高,又买了《最后四套卷》,考试前最后两个星期,我就把红宝书翻出来重新有选择性的看,让自己脑子里有一个框架,每看完一章,就划个框架总结图,特别是近代史部分,重点时间事件一定要连续地把握好,挑了一些固定的套话背,答大题时才有思路有话说。红宝书复习了一个星期,最后一个星期我就开始重点攻哲学题,因为大题拉差距就在哲学题。我把之前老师讲的哲学部分框架自己按照红宝书上哲学原理细化了一下,自己画一张知识结构图,每个原理,方法论意义都包括进去,但原理一定要先理解。找了近三年的政治真题上的哲学题,每个题先答看上去最明显的东西,然后按照框架图一个个的套,感觉有的就写上去,先写原理,再写方法论。这样哲学题所包含的每个原理都答上去了,无懈可击呀 。进考场前我把最后五套卷上做错的选择题看了看,考试的时候正好碰上个我做错过的。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张剑黄皮书基础阅读,稍难,但是觉得和真题很像。真题:口碑比较好的是张剑黄皮书,当时我也买了。后来发现,讲解过于繁琐,后来用的何凯文真题阅读讲解,用起来感觉很舒服,思路很清晰(推荐)。模拟题:没必要,我一套都没做。后期没题做了建议再过一遍真题,真题不嫌多。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政治学原理”,这门课程是理解一切政治现象的基础。我认为,深入理解权力的性质、政治体系的构建、政治行为的动力以及政策制定的过程至关重要。我花了大量时间阅读经典的政治学著作,如霍布斯的《利维坦》、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等,这些书籍帮助我建立了宏观的政治观念。我也会关注国内外最新的政治事件,凭实践来检验理论,使知识更具生命力。
“政治学专业综合”则涵盖了更多的领域,包括比较政治、国际政治、中国政治等多个方面。我在复习时,采取了分块攻克的方式,对每个子领域进行深度研究。比如,在比较政治部分,我着重了解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差异;在国际政治部分,我侧重于分析全球格局和外交政策;在中国政治部分,我深入研究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体系。每一块我都尽量结合实际案例,增强理解和记忆。
我还发现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我会把书本上的重要概念、理论用自有的语言重新阐述,形成自有的笔记系统。这样既能加深理解,也能方便后期的复习。定期做一些模拟试题,检验我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并熟悉考试的答题模式。
我想强调的是,这两门课程都需具备批判性思维。无论是理解复杂的政治理论还是分析具体的政治理论,都应保持开放的态度,勇于质疑,善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