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气田开发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准备一个政治选择题纠错本很有必要,后期冲刺午饭消化时间都用来站着翻纠错本。感觉政治考试不会很卡人的,只要复习一下过线没问题。而且不用开始的太早,大四上学期,也就是9、10月份开始足够了。政治最重要的是大纲,我买了本大纲解析,看了3遍,还有一个1600题是和这个配套的,也看了3遍。真题没有看,政治真题吧,反正我个人觉得没必要买的,因为每年大纲都不一样。要看的话,也就只看选择题就行。至于《形势与政策》,随便买一本就行了,基本差不多的。临考前;用的是肖秀荣的《最后四套卷》,然后把上面的题目都背了一遍。每年都会押中几个题吧。
考研数学方面: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没打算考研,所以我复习数学是从五一才开始的,不过那时候没看进去什么,到了暑假才开始正式复习,到最后时间有点不太够,真题都没做完,不过成绩还算理想,毕竟今年数学比较难。数学全书(第一遍)。这一遍过的非常仔细,每一道例题,都盖住答案,自己做一遍,如果做对了,方法是否一样;如果做错了,错在哪里。这一遍战线拉得比较长,三个多月,而且这一段时间主要是在看数学。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还行,不过考出来这么多分,我也很意外,比较幸运吧。英语方面主要工作是背单词,做真题,自己整理作文模板。首先背单词从大三寒假开始的,刚开始用的是扇贝,背了100多天,不想用了,就背书了,用的是红宝书,背了10好几个单元,之后就陆陆续续背的。英语真题方面从暑假开始做的,本人自觉网上写的经验不太适合自己,所以我就光做了做阅读,刚开始做的时候错8,9个,后来慢慢的错到7,8个,再后来就错到5,6个,再后来做就一直这水平了,上不去了,到了瓶颈。慢慢的发现阅读错到3,4个了,再到后来,错到1,2个,感慨老师教的方法真厉害。保持这个水平后到后期就每天做一两篇,保持手感。搞定阅读后,考试前两周,6级前夕,跟着老师上作文冲刺班(独峰考研的),老师给了好多句子,我就开始整理,第一段怎么写第二段怎么写,第三段怎么写。总共整理了3套模板,包括无形社会话题正面,无形社会话题反面,有型社会话题,后来嫌三篇比较多,就减到两篇,正面,反面两篇。考试的时候考行动,正好用上,自己写了写第一段,后面的换换单词,基本全用上。整理作文模板期间,就开始了剩下题目的学习,先把最简单的新题型搞定了,之后搞了搞完型。
考研专业课方面:
渗流物理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达西定律、非线性渗流理论、多相渗流、毛管压力以及储层岩石物性等。达西定律是学习的基础,它揭示了单相流体在均质、各向同性的多孔介质中稳定渗流的基本规律。理解并能熟练运用这一定律,为后续的计算提供基础。
非线性渗流理论则涉及到当流体性质、地层条件复杂时的渗流现象,如黏度随压力变化、渗透率的非线性等。这部分需深入理解并掌握Van Genuchten模型、Brooks-Corey模型等,它们是分析实际油田问题的重要工具。
再者,多相渗流是渗流物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研究油、气、水三相在地层中的相互作用。理解Zimmerman模型、Black-oil模型等帮助更好地预测产量和井底压力动态。
至于储层岩石物性,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喉道分布等,这些都是影响渗流的关键因素。需凭实验数据或经验公式来估算这些参数,并结合地质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学习渗流物理,除了理论知识,还需大量实践训练。解题和案例分析是最直接的方式,凭解决实际的油藏工程问题,提高对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模拟软件的学习也很重要,比如Reservoir Simulation等,它们能帮助将理论应用于实际,增强问题解决能力。
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形成自有的知识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制作思维导图,将复杂的理论关系可视化,这样在复习时能更快地定位和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