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清洁能源技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我阅读速度相当缓慢,往往需要逐字逐句地研读。因此,这段时间我每日投入政治学习的时间大约是三小时,早晨专注两小时,晚间再抽出一小时。我会阅读《红宝书》中的15到20页,并在完成每一章节后,紧接着做相应的1000题练习。对于做错的问题,我必定会回溯到原文,找出其理论支撑,并使用不同色彩的笔标注。这个过程中,强烈建议用手写的方式记录,避免直接在书上书写,因为这本书你还需重复翻阅,可能要做两次或更多次。
考研数学方面:
我对数学的理解较为有限,自学时感到进度缓慢且吃力,毕竟缺乏基础知识。因此,我决定从最基础的部分开始学习,逐步深入到专题练习和强化提升阶段。当我大致掌握了知识点后,我就转而专注于做题。说实话,解题过程给我带来了不少乐趣,因为我现在遇到的难题明显比刚开始看书时减少了,很多解题方法都在之前的复习中有所涉及。在学习过程中,我使用了一些教材,如张宇的《十八讲》和《概率九讲》,张宇的《1000题》(高数部分),李范的《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张宇的《真题大全解》,李永乐的《真题解析》,以及各种模拟试卷。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资料很多很杂,但万变不离其宗。我就选了一个很偷懒的方法(因为时间实在不够啊喂),真题。首先单词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如果有时间有条件的话,在10月份之前单词就应该达到不拖后腿的水平了。真题算是最主要的复习资料了。基本方法就是做题+翻译的无限循环。完型和阅读做完之后,保持每天一篇手写英译汉翻译理解一遍,对于考研英语的出题点的理解会大有不同。而且在复试的时候还有后效哦~作文感觉王江涛的这本书对于应试还是可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新能源材料基础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电池材料、太阳能材料、燃料电池、磁性材料等。理解并掌握这些材料的基本性质、制备方法以及工作原理是首要任务。例如,锂离子电池的工作机制、光伏材料的光电转换效率、燃料电池的电化学反应过程,都是需深入探讨的重点。
对理论部分的学习,我建议先从教科书入手,建立起基本的知识框架。查阅相关的研究论文,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技术动态,这将帮助你深化理解,并开阔视野。定期进行知识梳理和总结,绘制思维导图也是很有用的方法,帮助理清复杂的关系,提高记忆效果。
实验部分则需动手实践。实验室操作中,安全是第一位,熟悉各类设备的操作规程至关重要。凭实际操作,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如材料的合成工艺、性能测试等。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也需不断锻炼,这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技能。
对新能源材料的应用,要关注其环境友好性和经济可行性。需思考如何优化材料性能,提高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这些都是清洁能源技术面临的挑战,也是研究方向。
团队合作和问题解决能力同样重要。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与同学、导师交流讨论,能激发新的思路,也能提升沟通和协作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