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大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自九月份起我便涉足政治理论的学习,其顺序依次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首先要攻克的是马原,这一部分的概念深奥难懂,仅靠个人思考很难领悟,因此听课至关重要,一旦理解透彻,应对试题就会变得轻松许多。史纲主要涵盖近代历史,内容固定不变,建议构建一个时间线以便记忆,平时可随时回顾,在纸上描绘也有助于加深印象。毛中特与史纲有一定的交叉,据老师透露,今年可能会有所调整,故更新的教材是必需的。至于思修,相对较为基础,部分问题甚至涉及常识,但法律基础知识易混淆,需要重点背诵。
考研数学方面:
我强烈建议你们一定要做真题,尤其是数学部分。这些题目是由国内知名高校的数学专家精心编纂的,考研数学通常不会有太离奇或偏僻的题型,毕竟它是一项全国统一考试,由全国顶尖的数学教授出题,其合理性显然优于个别省份的独立命题。考研数学主要测试的是基础知识,但并非孤立地考核单个知识点,每道题目往往融合了至少两个知识点。如果你们不相信,不妨找一套2005年以后的考研数学试题,对照答案解析仔细看看。这也是我不倾向于做模拟题的原因之一,因为考研数学的核心知识点是固定的,而常被一起考查的知识点组合其实有限。如果你们深入剖析过去15年的所有真题,并进行归纳整理,在考场遇到问题时就能迅速联想到相关知识点,即使无法完全解答,也起码会有解题思路,写出步骤,也能争取到相当的分数。
考研英语方面:
我未曾专门记忆英语单词,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着手做历年真题阅读,使用的资料是张剑的那本黄色封面的书籍。从腊月到八月,这本书中的阅读部分我反反复复研读了四次。每当遇到生词,我就借助手机上的金山词霸查阅。久而久之,阅读中几乎不再有我不认识的词汇,甚至有些篇章我能全文背诵,同时也锻炼了我的写作技巧。对于写作,我没有刻意去做专项训练,而是将阅读时碰到的精彩句子摘录到我的笔记本里。我相信写作能力并非通过练习就能轻易提升,更多的是需要广泛的阅读积累。这一方法确实成效明显。之后,我察觉到自己在处理复杂长句时仍感吃力,于是购买了一本语法书。虽然直到考试都没能全部读完,但它对我起到了很大的帮助。我在英语学习上并未广泛涉猎书籍,但对每一本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仔细研读,尽管进度较慢。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力学是理解机械结构性能的基础,它主要研究固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和破坏规律。在复习过程中,我将重点放在了应力、应变、强度理论、刚度理论以及能量法这几个核心概念上。理解并掌握这些基本概念,是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对应力和应变的理解,我建议凭实例来加深印象,例如分析梁、柱、杆等常见结构在不同载荷下的应力分布和形变情况。要熟练运用截面法、叠加原理等计算工具,这对解决实际工程问题非常有用。
强度理论的学习,如莫尔圆、图解法等,需大量的练习来熟悉。这部分内容相对抽象,但凭绘制应力状态图和理解各种失效模式,帮助更好地理解理论的实际应用。
再者,刚度理论和能量法是材料力学中的重要部分。理解和掌握弹性模量、剪切模量等参数对结构刚度的影响,以及如何利用虚功原理和动能定理来求解动态问题,这些都是需深度思考和实践的部分。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学以致用”是最有效的。除了教材,我还参考了许多经典的习题集和案例分析,凭做题来巩固知识,并尝试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样提升自有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也很重要,形成自有的笔记体系,方便后期复习。
我还积极参与了一些在线讨论论坛,与同样备考的同学交流,互相解答疑惑,这种方式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学习效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