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应用化学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肖秀荣系列(1000题,历年真题,知识点必备)-----1000题配套红宝书进行练习,历年真题接1000题后联系(貌似每年都有重题,大家都懂的),知识点就是狂背,14年的这本小册子很好,选择和大题分开,很合我意,用起来很好~~政治大题我觉得肖四一定要认真背,背熟,因为肖秀荣老师真的挺厉害的,即使没有压中原题,你背的材料也一定可以用。但是不要只依赖肖四,可以在考前一个月每天花一个小时背背其他的大题背诵材料,比如徐涛老师的,我今年就是背了十九大的一些专题材料还有其他的一些专题材料,即使你背的不熟,考场上也能用上一句两句。
考研数学方面:
近年来,考研数学的难度逐渐提升,解题效率与精确性显得尤为关键。每日需投入至少三个小时进行习题训练,并确保整理错误题目以便日后反复查阅。基础的学习方法是首先提炼并巩固基础知识,尤其是加强微积分和极限等核心概念的理解,分阶段进行复习。在这个过程中,可以使用教材全书及阶段性的练习册如1000题等进行实践。同时,可结合历年真题进行强化训练,但应保留最近十年的试题用于完整的定时模拟测试,宜选择在上午进行,限定时间为三小时,推荐每次都提前二十分钟完成,以确保在实际考试中能应对自如。完成真题后,还需多次重温,全面掌握各类题型,达到无遗漏的复习效果。
考研英语方面:
进入12月,英语做题基本已经停止了,主要就是看之前总结的自己还不太熟悉的内容,以及每天早上会读一读完型,阅读以及翻译,并且会再视译一遍,检查自己是否能够弄清句子结构,一直持续到考前。此外,进入12月后,开始总结各类小作文以及大作文的模版(这里特别提醒一下,市面上作文书很多,有的模版内容过于花哨,并不实用且容易出错,所以我觉得总结出的模版要适合自己去记忆去模仿才是最好的)我在12月11号和12月15号下午分别给自己模拟了一下,用的是之前没做的真题,主要是为了模拟一下考试的感觉以及自己做题的速度,熟悉一下整套试卷连贯做下来的感觉。之后就是一直反复看之前做过的真题,不断复习,不断总结。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物理化学涵盖热力学、统计力学、量子力学、动力学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的基础概念都是后续深入研究的基石。例如,理解熵、焓、吉布斯自由能等基本热力学函数的含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分析化学反应方向性和平衡常数计算的前提。同样,对量子力学中的波粒二象性、泡利不相容原理等概念,也需有清晰的认知。
公式和定律的理解与运用。物理化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定律和公式,如克劳修斯-克拉珀龙方程、朗缪尔吸附理论、玻恩-哈伯循环等。这些公式不仅仅是计算工具,更是反映物质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理论框架。需理解其背后的物理意义,不仅仅是机械记忆。
再者,重视实验和实例。物理化学的学习不能脱离实验,凭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案例,比如解释环境污染物的行为,或者设计新的化学反应路径,都能使知识更加鲜活,也更能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工具的运用。物理化学涉及到大量的数学运算和解析,如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提高数学能力,熟练运用相关数学工具,是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的关键。
在学习过程中,我也发现定期复习和自我测试极其重要。我会定期整理笔记,构建知识体系,并尝试解答课后习题,甚至模拟试题,以此检验自有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