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能源经济考研经验与复习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的复习我是开始最晚的,你所需要看的也就是那几本经典的书。首先是《思想政治理论考试大纲解析》,也就是常说的政治红宝书,它是官方出版的书,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编写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十分正规,重要的事说三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历年真题都是直接或间接来自这本书,这本书的修订也代表着政治考研的指向标,必不可缺,其次是杨杰主编的《冲刺背诵核心考点》,这本书其实和肖老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内容差不多,但它的内容更加精炼,而且核心考点在书中都用不同字体或阴影注出来了,层次感比较强,因为我准备得比较迟就选择了更加精炼的《核心考点》,然后就是肖老的书了,《命题人1000题》试题和解析,《冲刺8套卷》和《终极预测4套卷》,这几本书全都是题目,而且是与真题十分贴近,具有预测目的的题目,《1000题》我做了两遍,在本子上做的,自己批改并用红笔订正了,而且也都对照考点把错题看了好几遍,《8套卷》我只做了选择题,大题只看了马原部分的题目,并浏览了一遍参考答案,《4套卷》不仅做了选择题,而且把所有大题都背了下来。
考研数学方面:
在十二月期间,可以尝试不同机构的模拟试题来保持手感,不必太执着于错误率,因为我觉得这些模拟题与真实考试的风格有所不同。所以我建议每周完成一份,确保技能不会生疏。更重要的是复习笔记,尤其是各种题型的解题策略、常见错误和陷阱,要做到非常熟悉,一看到题目就能立即识别出解题步骤和潜在问题。我从十一月中旬开始这样复习,这在实际考试中确实能节省大量时间。对于数学部分,我主要跟随李永乐的教程,强烈推荐。至于数学复习材料,我个人偏好二李的《数学全书》、李永乐的《线性代数》以及《660题》,当然,真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考研英语方面:
9月份的时候单词还才认识了不到一半,做阅读真题还是一套卷子六七个的错,本来英语底子不错(虽然大学三年也都没怎么学英语,四六级也都是飘过),英语最重要的就是单词!!!做阅读为什么错的多,因为你单词不认识啊,说白了就是看不懂嘛。所以九月份一看这错误率确实捉急了,就赶紧找补救办法,你现在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开始背单词,不管用什么书,顺序的还是乱序的,不要觉得你记不住,这种东西就是要反复记才行。一直这样坚持到九月份,基本上你一半多的单词都记的很熟了吧,这时候再用曲线记忆的方法就事半功倍了。大概是50天的样子,早上晚上都有背诵任务,有那种记忆表的,就是早上背A,晚上背A,第二天早上B,晚上AB这样,我是打了一份顺序简易版的5500大纲的词汇,按照字母每天这么背的,一天都不能断。后来有同学告诉我其实人家是按照均分而不是字母顺序来的,但我复试背单词的时候均分了一下来背发现效果太差,所以还是推荐大家就按照字母顺序来,可能今天背C部分很多,过几天天背E部分又很少,但是不管多还是少都要坚持,这样效果比较好。反正我背了十天之后就觉得自己的英语有救了。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是核心。无论是宏观经济学还是微观经济学,都需深入理解和掌握。比如供求理论、市场均衡、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决策、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等,这些都是必考的内容。你需理解这些理论背后的逻辑,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去。一定要熟记公式和模型,因考试中可能会出现直接应用或推导的情况。
关注时事热点。能源经济是一个紧密联系现实的专业,全球经济动态,尤其是能源市场的变化,如石油价格波动、可再生能源政策、气候变化影响等,都可能成为考试的切入点。阅读相关的新闻报道,理解和分析其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提升应试能力。
再次,实证研究和案例分析。在能源经济的学习中,实证分析能力非常重要。你需学会如何使用统计工具进行数据分析,理解并解释经济现象。凭分析具体的能源项目或政策案例,能够加深你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不断练习和复习。经济学的知识点繁多且相互关联,需大量的习题来巩固记忆,提高解题速度。你找一些历年真题或者模拟题来做,凭做题找出自有的弱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复习。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你构建一个经济学思维框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起来,形成系统性的认知。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回顾,避免遗忘。遇到难题不要怕,积极寻求解答,不断提升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