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应用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各类参考书籍琳琅满目,不过有一本必不可少,那就是大纲解析,购买时建议选择正版。忽视大纲解析无疑是舍本逐末,它会帮你识别关键考点,但具体表述仍需参照官方教材。在政治科目中,毛泽东思想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至关重要,我个人对近现代史相对放松,毕竟高中时学的是文科,对此颇有信心。我选择了陈先奎的2000题进行练习,这些题目非常细致,尽管有些可能并不那么必要。选择复习资料不必过于纠结,其实各书内容大同小异。后来我也跟风买了20天20题,这类资料更像是知识点串联,期望靠它押中考点并不现实。
考研数学方面:
关于数学,我有种预感,复习的时间或许会不足,所以我建议最好在暑假来临前就开始认真筹备。我说的是一丝不苟的准备。至于策略,我个人的方法还算有效,但关键是你们必须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数学毫无疑问需要大量的练习,即所谓的“题海战术”。后期阶段,记得计时做一些完整的试卷来模拟考试环境。对于400题,它的难度较高,主要是理解解题思路就好,因为计算步骤往往繁复且答案通常不是整数。记住这些思路也是有益的,会对你的学习大有裨益。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作文大家说的很多了,我这里只说一下新题型吧。还是推荐买张剑的新题型专项,选标题就不说了,这种考法比较简单,就是读懂段落大意就完了。排序和7选5难一些,因为文章肯定比阅读里的长,需要大致读懂文章但是又不可能逐字逐句去读,所以这就需要有速度找出每段中心、读懂每段重点的能力。需要强调的是,这两种考法都非常宏观,十分考较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能否速度找到表示起承转合的关键词和关键句,有时能速度找出它们的话甚至不用去读那一整段说什么。
考研专业课方面:
对经济学这个科目,基础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这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如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结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等。这些内容通常会在试题中占据较大比例,需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我建议大家把课本当作基础,反复阅读,理解每一个概念,凭做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
理解并能运用模型是经济学学习的关键。例如,IS-LM模型、AD-AS模型、Solow模型等,这些都是经济学中的重要工具,能够帮助分析经济现象。我会建议大家尽量亲手绘制这些模型,这不仅能帮助记忆,也能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再者,经济学的计算部分也不能忽视。如弹性计算、成本收益分析、福利经济学的相关计算等,这些都是考试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这部分需多做练习,熟悉公式,并懂得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数值。
关注经济热点也是备考的重要环节。应用经济学不仅要求理论知识扎实,还应具备一定的现实敏感度。我常常阅读《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经济类期刊,了解最新的经济政策、全球经济发展动态,这样既能拓宽视野,也有助于答题时的案例分析。
我要强调的是,复习要有计划,坚持每天的学习进度。我一般会设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比如每周完成一章的内容学习,每天做一定数量的习题。定期进行模拟考试,以此检测学习效果,调整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