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大学材料与化工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在我看来,政治的成绩往往在考前一个月才真正确定。提前太久准备可能效果不明显,但这不代表前期可以完全忽略,书籍需要阅读,习题也要做,但不必投入过多的时间。政治科目的时效性极强,每道试题都有其时事背景,因此考生在复习后期必须具备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依赖辅导班老师的指导,自己也要积极准备,保持敏感度,特别是在最后阶段,重点内容的记忆至关重要。后期会出现很多预测题的资料,但这并不意味着只依赖这些就够了,自我综合能力的培养仍是关键。
考研数学方面:
二轮复习主要以一轮复习的笔记和辅导书上不会做的和做错的题为主,把笔记仔细看一遍该背的背,把不会做的题或做错的题再做一遍。我当时还做了张宇的闭关修炼180题(据说今年改成了100题了),题比较难,算是见一下是世面吧。这些弄完的时候,差不多8月低了,二轮复习差不多结束了。三轮复习真题为主,9月初开始,把张宇30年真题分为三部分,一部分87-03,第二部分04-14,第三部分15-19。第一部分真题一天一套,并且一方面做好错题笔记整理(很重要),一方面在答案书做好记号,这样当你做完真题的时候,你会发现答案书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那就是你薄弱的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需要你回头重点复习。第二部分真题和第一部分方法一样,唯一差别的是:第二部分的真题按照考研数学时间来做,严格按照考研时间来,给自己打分,一套题用两天的时间(一天做,一天改错:因为一方面这是最近几年的真题应该重点研究,另一方面此时政治和专业课也应开始复习了,数学复习时间应调整),这样也差不多20天左右时间,做完之后同样的你会发现答案书上某个章节画满了记号,那就是你薄弱的环节需要你回头重点复习;这些做完后,大概10月中旬,不要着急做第三部分的真题,而是回过头来把之前上课做的笔记以及辅导书上的知识点全部重新看一遍,重点看答案书上错的比较多的章节,以及错题本上的题都好好的看一遍,应在在11月初结束,做好这些后,再把04-14年的真题中分数低的那一年重新在做一遍,当然最好可以把这11年题都在做一遍,这样差不多到了11月中旬。然后如果合工大超越5套卷出来了,就做这5套卷,和真题做法一样,如果没有可以做去年的(如果出来了,做完后也可以做做去年的题,重点在后面的大题以及比较新颖的选填题)。这些做完差不多12月初,用一个周的时间去复习前面所以的知识点和笔记上面的内容,然后可以进行第三部分的真题了,用三天做一套真题,重点分析错题,以及自己在答题卡上做题容易出现的问题。差不多在12月中旬做完,剩下的时间自由分配,记忆的内容也要开始好好记了,定要保持每天做一定量的题,直到考前。
考研英语方面:
楼主英语用书:红宝书单词+张剑阅读150篇+英语一历年真题+英语二真题+王江涛高分写作。楼主3月份开始准备考研就开始背单词一直持续到考研,说是背,楼主得背其实就是看或读,包括其他所有科目都是这样,因为楼主不喜欢那样一遍一遍得背回忆。张剑阅读150我是4月份开始做的,但只做了不到一半,错误很多,每篇5个要错3个,看了答案解析,翻译成中文给我我还是会有选错,有的题完全不敢苟同,觉得毕竟是模拟题可能还是有点问题的,就也没在意,后来索性不做了。然后6月份开始做英语真题,楼主是买的30年真题,先做的80年代的简单的不行,随便做做换了90年代,也不难。后来做2000年往后英语真题,建议学弟学妹可以从2000往后做认真做,还是不错的,楼主每天英语花时间两三个小时,其中接近两个小时都是给单词了,不到一小时做题,所以没做多少题,而且楼主从不死磕,也不翻译句子分析语法成分啥的,只是全篇大概翻译,对对答案,看看错误之处,所以这方面没法给你们经验。
考研专业课方面:
掌握元素周期表是基础中的基础。理解元素周期性规律,如电子排布、原子半径、电离能、亲电性等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趋势,这是理解无机化学的关键。对过渡金属元素的特殊性质,如配位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要特别关注,因这些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
无机化合物的结构理论,包括分子轨道理论、晶格理论等,也是考试的重点。理解晶体场理论如何解释配合物的颜色、磁性等特性,以及怎样凭VSEPR理论预测分子形状,对解决复杂问题至关重要。
再者,酸碱理论,特别是质子酸碱理论和路易斯酸碱理论,以及它们在溶液化学中的应用,是无机化学的重要部分。你需能够理解和运用这些理论来解析离子平衡、沉淀反应等问题。
氧化还原反应和配位化学是无机化学的两大难点。对氧化还原反应,掌握氧化态的概念,理解氧化数的计算,熟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以及电极电势的应用,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配位化学则需你理解配合物的稳定性和反应性,掌握配合物的命名规则,并能分析其空间构型和异构现象。
学习无机化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做大量的练习题,尤其是历年真题,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出题方式和难度。尝试自己设计实验,模拟实际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