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工业大学动力机械及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在政治理论领域,肖秀荣的教材堪称权威。首先推荐使用他的《精讲精练》与《1000题》,每当完成《精讲精练》的一个章节,就配合着去做《1000题》相应部分的习题。阅读时不必追速度,关键在于真正领会书中所教授的知识点。这两本书过一遍后,可以购入新的《1000题》版本,标记出之前的错误题目,并持续练习以确保对这些错题的理解深入骨髓。大纲发布后,《风中劲草》是极佳的辅助资料。政治备考无需过早启动,因为大纲公布后,复习将更具方向性。至于模拟预测卷,肖四和肖八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条件允许,还可以考虑蒋中挺、任汝芬等其他名师的试卷,增加备考视角。进入第二阶段,随着《1000题》的渐进,逐步接触历年真题。个人体验认为,真题常常结合时事热点命题。假如前期的真题表现不尽如人意,也不必沮丧,提前发现问题总比考场上演砸了好,关键是要及时理解和消化这些问题。
考研数学方面:
首度复习时,我采用了李正元的《复习全书》(粉色封面,经典且有一定难度,适合追求高分者)配合张宇的教学视频来学习高等数学。对于线性代数,我选择了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及相应的视频课程,这两门课都是边观看视频边阅读教材。对于概率论,我则研读了李王合作的《复习全书》大红色版本。在做讲义练习时,我坚持独立思考,即使需要参考答案,也会按照解题步骤自己重新计算,不允许自己偷懒,并在边上记录解题方法和关键点。如果条件允许,我会将全书完整地复习两遍。我的数学学习时间并不长,大约每天五小时左右。
第一轮复习后,早期内容容易忘记,所以在第二轮,我借助660题来重温知识、巩固提高。在做题前,我会先总结章节的关键知识点,这对深化基本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最后一个月,我每天早上都会完成一套数学试卷,真实试题与模拟试题交替进行,以适应各种题型。熟悉真题有助于掌握重要考点,但可能会遗漏一些边缘知识,这时模拟题的预测价值就显现出来了。我挑选了张宇的8套卷和合工大的预测卷共10套来做,其中的微分方程题目我在之前的预测题中已多次练习,因此答题格外流畅。级数部分我一直感到薄弱,却心存侥幸未加弥补,导致考试时遇到大题只能凭空想象,十分困难。后期,我的真题成绩稳定在135分以上,模拟题则保持在120分以上。一旦发现遗忘的知识点,我会抽出时间专门复习,面对模拟题的挫折也很正常,通常我会用一天时间来填补学习的空白。如果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多做一些模拟题,因为明显感觉到自己的熟练程度还有待提高,所以考研准备越早开始越好。
考研英语方面:
建议依照艾宾浩斯的记忆衰退理论来规划各种学习计划,不仅限于英语,也适用于专业课程或政治理论。可以采用图表等工具,按时间顺序追踪你的复习进度。我个人的习惯是先完成每日复习,再开始新的学习内容,以巩固记忆,确保学到的知识在长期记忆中得以保留,即使临近考试也能避免遗忘。对于新题型和完形填空这类题目,我倾向于在考前半个月左右开始集中做过去三年的真题。原因有两个:一是新题型相对简单;二是完形填空的训练成效可能不太显著。
考研专业课方面:
“自动控制原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分析方法和设计技术。在理论部分,你需深入理解系统的数学模型,如传递函数、状态空间模型等。这部分的学习需扎实的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基础。我会建议你在复习初期就对这些基础知识进行巩固,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后续的知识。
系统稳定性是自动控制的核心问题之一。拉普拉斯变换和根轨迹法是分析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工具。你需熟练掌握如何凭这两个方法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能运用奈奎斯特稳定判据进行实际计算。这部分的内容可能较为抽象,但凭大量的习题练习,你会逐渐熟悉并掌握其精髓。
再者,控制器的设计是另一个重要的环节。PID控制是最常见的控制策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够进行参数整定是必备技能。了解现代控制理论,如状态反馈控制、观测器设计等,尽管可能不作为考试的重点,但对深化理解非常有帮助。
在学习方法上,我强烈推荐你结合教材和参考书进行深度阅读,配以适量的习题来检验理解程度。对难以理解的概念,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或者用实例去解析。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的训练也是非常必要的,它们帮助你适应考试的节奏和难度,也能你了解到哪些知识点是常考点。
小组讨论和答疑环节也是提升学习效果的好方式。你和同学一起探讨难题,或者向老师教疑惑,这样的互动不仅有助于理解,还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