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物理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理论科目是我最擅长的部分,我没有投入大量复习,或许归功于我对历史书籍的热爱从小就有。这一科,我觉得我的表现很幸运(得益于良好的准备)。在做肖秀荣老师的1000题或者模拟试题时,阅读解析是至关重要的,它能帮你串联起相关知识点,加深印象。考试前的肖四是必背的,我自己就用了九天时间来熟记。大约有三四道题目与押题相吻合!不过,即使没有完全押中,熟悉这些内容也能让你了解国家的政策导向,这对选择题部分同样有益。我还购买了任汝芬的第四套题,只完成了选择题部分。
考研数学方面:
因为工科数学学得比较深,而且本身底子不错,所以就没看教材,直接上的数学全书。到8月中旬,基本上把全书过了两遍。之后就开始做《660题》,660全部是选择填空所以很快,到9月初差不多就做完了。看数学的时候,自己也可以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可以是一些解题技巧、重要定理、或是错题。做完660后就继续专题训练和解题技巧,感觉资料上总结的一些技巧很赞,可以提高解题速度。之后就开始做套卷了,像《400题》、真题什么的,400题的难度比较大,不会做也不要气馁。套卷基本上是一天一套或者两天一套,一个月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以上两套题。之后就是看以前的错题和自己的笔记,临考前的半个月自己买了一套模拟题,保持做题的感觉和良好的心态.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作文一定要解决速度问题,要培养自己脑子里对时间的掌握,进而培养在同样时间内能写出更多字数的能力,就练这个,别的不管。不管你每周写一篇还是写十篇,任何时候写任何东西,一定要在无干扰的环境下,专心来写,先用手表统计三到四次,看看自己在当前状况下写完需要的平均时间。假设需要35分钟,然后搞个闹钟,调30分钟闹,脑子里就绷根弦,逐渐能做到闹钟响时写得完,速度就明摆着提升了。逐渐这样一点点缩短限定自己的时间,速度的提升会变成习惯,就好办些啦。起码在现有写作水平没提高时,速度有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是物理学的基础,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五大领域。这五个部分各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但力学和电磁学往往占据了考试的大半壁江山。我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在这两个部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上。力学中的牛顿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电磁学中的静电场、稳恒电流、电磁感应等内容,需做到熟练掌握并能灵活运用。
对热学,理解分子运动论和统计力学的基本概念,如温度、熵、内能等,是关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应用也需反复练习。光学方面,波动光学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以及粒子光学的光电效应、康普顿散射等,是考试常考点。虽然量子力学的内容相对复杂,但是波函数、薛定谔方程、氢原子模型等基础概念的理解和计算,是必须攻克的难关。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和记忆并重。理论知识的理解不能仅停留在公式层面,要尝试去理解背后的物理图像和原理。例如,理解力的作用效果,非单纯背诵F=ma;理解电场线的意义,不只是记忆电场强度的定义。做大量的习题是加深理解的有效方式,凭解题,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找出知识盲点。
我还会定期复习,避免遗忘。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回顾前一天学过的内容,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这样知识更加巩固。我还利用网络资源,比如学术论坛、在线课程,寻找不同角度的解释,帮助自己理解和掌握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