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工商管理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主观题的核心在于结构分明,创新与稳健并重。有人传说考研政治中肖秀荣的预测命中率颇高,不少考生依此答题,然而他们的成绩却未达到预期。我想强调的是,政治考试并非仅仅测试记忆力,它同时也在评估考生对国家事务、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我国政策的理解程度,以及对国际事件的独特见解。身边参与考研的朋友的成绩证实了我的观点。在政治考试中,高分得主不仅需要熟记知识点,更需独立思考。只依赖预测答案来背诵,在像北京这样反押题严格的地区,只能获得“尚可”的评价,而要想取得优异成绩,个人见解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还是有点难度的,关于数学的参考书,谈不上是建议吧,我说说自己的情况,推荐汤家凤的1800题,然后我做了好几遍的复习全书,复习全书真心很给力,但是有点难,慢慢啃,多啃几遍好了,啃全书的时候做了张宇的1000题,然后就到了九月中旬,开始做张宇真题30大全解,每天一套,三个小时,做完再批改,大概每天数学花5个多小时时间,后来就是反复做全书跟真题了,到考研前。我花在数学的时间比较多,做的题也比较多。我觉得比较好的就是:报一个一对一(视频没用的相信我)做老汤1800,做复习全书,做张宇真题全解,反复真题和全书。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大概是我考研的这几门里的最强项了,依然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来复习。想说无论是强项弱项都应同等对待,不能因为是强项而因此放松,弱项的话就更应该倍加重视。然后做英语阅读真题,从93年的真题开始,到8月份基本做完一遍。期间做了一些模拟题(后来发现完全没必要,真题就够了)。对于单词书我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无论多厚的词汇书,只能看进去一、两个list,鉴于此,我在做完20年阅读真题后,结合一些经验(考研真题里的词汇重复度很高),决定把阅读真题里出现过的词汇总体过一遍,当时采用了有道词典的“单词本”功能,把20年真题里的生词全部筛出(一共700左右),然后收录进这个单词本里,并且在之后的4个多月的时间里,时常翻阅(艾宾浩斯曲线记忆法?)。就考试中的效果来说,这种方法很是好用,考场基本无生词,至于作文,我背了一个模版,看之后的得分情况,作文基本上给了一个不错的分数。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管理学的基础概念至关重要。管理学涉及组织行为、决策理论、战略规划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其核心概念。例如,了解什么是“管理”,它的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以及它如何影响组织效率,这些都是基础中的基础。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确保对这些基本知识点有深入的理解。
案例分析是学习管理学的有效方式。中南大学的考试往往强调实践应用能力,理解和分析实际商业案例能够帮助你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选一些经典的管理学案例,如通用电气、苹果公司的管理策略等,尝试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这将提升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再者,掌握研究方法也是必要的。管理学的研究通常包括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如统计分析、实地调查、访谈等。虽然不需精通复杂的统计软件,但至少要懂得基本的数据分析和研究设计原理,这对理解和评价学术论文非常有帮助。
关注学科前沿动态也非常重要。订阅一些管理学期刊,参加学术论坛或者研讨会,你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行业趋势。这对论述题和开放性问题的回答尤其有用。
持续练习和自我评估是提高的关键。凭做历年试题或模拟题来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加深记忆。
在复习过程中,保持好的心态同样重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足够的休息,避免过度压力。自己,坚持到底,你会发现,每一份付出都会在的考试中得到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