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本人政治开始复习是从9月份,个人感觉政治也没必要准备那么早,毕竟是记忆为主,看得太早了也不太能记得住。由于本人高中学理科,对于政治的一些类似马原之类的基本原理神马的在考研之前是一点也不会,马原的基本原理和毛中特的整体框架如果要是自己复习的话,对于理科生来说还是相对比较吃力的,后期要跟紧肖秀荣,肖老的考研押题不是盖的,考研题目发下来居然能押中原题。顺便说一下,政治的资料其实就是肖秀荣老师系列的整套用下来个人感觉就可以了,最后的肖八和肖四一定一定一定要买,后面的大题一定要全部背诵过关。
考研数学方面:
第一阶段就是打基础,用的是大学通用教材,看一节做一节习题,也不是全做,自己做一些重点的习题,同时做好数学笔记。第一步是最重要的,因为课后题做完基本对知识点有了大致的了解和基本的框架,知道什么题应该用什么方法。由于本人数学从小就不好,一些数学的基本思想也不牢固,学起数学来很吃力,我一直用的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因为这本书上的内容比较基础,把基础打好是最重要的。而身边好多同学买的是张宇的高数十八讲,这本书讲的很全,很深,题型都是那种经典难题,比较适合数学一的同学来用。笔记好好做,有很多的套路是一定要记住的。数学是每天都要好好学的,一天都不能停下来,一直复习到最后一天,要不,你的手感会没有的。对于那些数学本来就比较优秀的同学,可以看高数十八讲来复习,这样你的水平会更加提升一个台阶。
考研英语方面:
从八月末我便着手准备英语学习,初期专注于词汇积累,完成了恋恋有词的几个单元,还研读了大部分的红宝书。进入九月,我逐渐开展基础阅读训练,听说张剑的阅读材料颇受好评,因此也投入其中。十月中旬,我开始接触真题练习,每天一套,从1998年的试题做起。到十一月结束时,我才完成所有真题,但仅对了答案,并未深究解析。紧接着,我又反向重做了这些真题,从最近一年往回推,同时预留了两套用于模拟考试。这次我认真研究了解析,查阅生词,记忆重要句子。十二月,我按照题型进行专项复习。此外,我开始为写作做准备,跟随王江涛的考研英语满分作文进行背诵,直至考前一天早晨,我分别背诵了10篇大小作文。因为我的写作能力确实有限,所以我强迫自己多背诵以提高水平。
考研专业课方面:
基础理论的学习是关键。化学工程学涵盖了化学反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多个领域,这些基础知识构成了理解复杂系统行为的基础。例如,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和第二定律(熵增原理)是分析环境系统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的重要工具。扎实的理论基础是必要的,需花费大量时间去研读教材,做习题,确保对每个概念都有深刻的理解。
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容忽视。化学工程学不仅仅是一门理论学科,它更强调实际应用。需凭实验来验证理论,凭案例分析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凭模拟实验了解化工设备的工作原理,或者凭对特定环境问题的研究,如水处理或空气污染控制,来应用所学知识。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过程模拟也是现代化学工程师必备的技能,比如使用 Aspen Plus 或 HYSYS 进行流程设计和优化。
再者,跨学科交叉学习也很重要。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领域,化学工程学的知识需与其他如生物科学、地球科学等紧密结合。例如,微生物在废水处理中的作用,就需结合生物学知识来理解;大气污染物的化学转化,则需运用到大气化学的知识。
持续学习和更新知识是必需的。科技日新月异,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涌现,必须保持对最新研究动态的关注,阅读相关的学术论文,参加研讨会,这样不断提高自有的专业素养,适应未来可能遇到的新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