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材料加工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最后的大题可以根据每年的时政来押题,也可以综合各个模拟卷中的大题来总结,或者背诵最后的总结册子(启航啊徐涛的小黄书啊),我是没有来得及看,只是背诵了肖四,不过今年的押题押的好,基本押中是意外之喜。风中劲草:一本完全没有任何多余内容纯背诵知识点的书,在11月会出吧,这本书我是和大纲配合使用的。前一天下午看完一节大纲做1000题(1000题做了两遍),第二天早上花半个小时的时间把风中劲草上这一节的知识点再背诵一遍,反复记忆,效果不错。
考研数学方面:
从7月20日到9月,每天白天基本都给了数学,从10月多开始做张宇真题大全解,因为我觉得真题有30多年,我自己计划是每两天做完一张,一天做题,一天修改,这样做完真题也得两个月,所以分章节强化阶段最好在10月弄完。真题前面有挺多年的和现在的题型格式不一样,做的时间可以安排少一点,后面满分是150卷子的自己就都是按标准时间和打印了标准的答题卡来做和计分的。到12月多一点做完了真题大全解,后面就买了闭关修炼和8套卷,8套卷做的很吃力,所以后面对数学感觉有点慌,四套卷也就没买了,偶尔还会拿出以前做过的历年真题再看看来找点信心。
考研英语方面:
我推荐的是完整地进行试卷练习。许多人,包括我自己,倾向于分散做英语题,可能今天专注几篇阅读,明天则处理几篇填空。这种方法在早期的学习阶段或许有益,但并不适用于后期的复习阶段。当我复习英语时,最鲜明的感受就是头昏脑胀,极度的头昏。刚开始还行,做到后来思维就停滞不前了。原因就在于平时我一直分开做题,即使在冲刺阶段也仅是每隔两天才完成一套试卷。这种训练强度远远不够。考研不仅检验你的知识掌握程度,更考察毅力和专注力。如果没有平日高强度的训练,考试中很难表现出最佳状态。
考研专业课方面:
“材料科学基础二”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涵盖了材料的晶体结构、相变、力学性能、腐蚀与防护等多个方面。理解并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关键。对晶体结构,你需深入理解晶格类型、晶向和晶面指数,以及晶体缺陷的概念,这对后续的学习非常重要。对相变,要搞清楚固态相变的各种类型及其机理,特别是马氏体转变和奥氏体转变。至于力学性能,不仅要知道各类材料的基本强度和塑性指标,还要理解应力应变曲线背后的物理过程。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首先要构建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你先从教材的大纲开始,把每个章节的主题和子主题列出来,逐渐填充具体内容。这样帮助你形成整体观,避免陷入细节中无法自拔。做笔记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凭整理笔记,深化理解和记忆。
做习题和案例分析是必不可少的。河海大学的试题通常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不仅要熟练掌握公式,更要学会应用。尝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分析材料失效的原因或者设计实验验证某个理论,这样的练习能帮助你在考试中应对各种情况。
参与讨论和小组学习也是提高效率的好方法。和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不懂的知识点,激发思考,也能发现自有的盲点。不要忽视教授的课堂讲解和答疑时间,他们往往能提供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理解。
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和心态也很重要。定期复习,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不是临时抱佛脚。面对困难时,要有耐心,自己能够克服。考研是一个持久战,保持积极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你会看到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