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土木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注意事项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的资料,我用的是肖秀荣老师的全套。刚复习政治时,先看肖秀荣的《知识点精讲精练》,配合着《1000题》做配套练习,看完一遍后可以开始做真题了,这时候错很多是正常的,第一遍做真题主要是熟悉真题出题思路,问题切入点,而不是上来选择题就做40+,这样也没什么意义。学姐第一遍做真题,真题做完后可以针对知识漏洞,再翻一下《精讲精练》。之后就是肖秀荣的《8套卷》,《形势与政策》,真题,《4套卷》。开始做8套卷时,学姐是配合着《风中劲草》复习的,这时候属于第二遍细看知识点,以前真题里很多不会的,现在就突然醍醐灌顶了。 再说说大题,大题学姐平时就标出了一些重点,考前一个月背了背,然后肖4出来,把肖4大题背了一遍,背完肖4又补充着挑了些肖8大题背。肖4去年押中了4道大题,所以肖4的重要性一定不可忽视。
考研数学方面:
听说今年的数学试题颇具挑战性,我在复习时几乎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其中,最后的效果还算满意。起初,我浏览了一遍教科书,没有做课后习题,大约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来了解整体框架和基础概念。接着,我开始做李正元的全套复习资料,起初的确有些吃力。有些小伙伴问我究竟是选李正元还是李永乐的书,我个人觉得这完全取决于个人喜好。我认为李正元的书编排得挺好,题目设计巧妙且深入;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讲义也很出色,与10年至15年的真题贴合度高,提供了许多新颖的方法。
我想说的是,在暑假前应该完成第一轮全书复习。我不倾向于把学习任务留到假期,毕竟要有休息娱乐的时间嘛。(害羞)实际上,时间是绰绰有余的!暑假期间,我放飞自我了十天没看书,剩下的时间则完成了90年至00年的所有数学真题,包括数一、数二、数三的题目。这些真题的质量非常高,特别是那些证明题,需要动一番脑筋。八月时,我又重温了一遍强化班的教材,仅供参考。九月到十月,我完成了00年至10年的真题,并进行了校正和笔记记录。
十月中旬起,我每周六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使用11年至15年的真题来模拟考研状态。从那时起,我就进入了刷题模式,660题大致一周就能解决,接着又做了张8、张4、李正元的400题以及市面上的各种模拟题。或许与其他同学不同,我喜欢每天上午专注做一套模拟题,实话说,这有助于确保我每天都保持高效的学习状态。就这样持续刷题、纠错、做笔记、研究错题,同时穿插模拟考试和回顾00至10年的真题,我觉得自己的准备已经相当充分了。但我必须提醒大家,做完真题并不意味着你的数学就已经很厉害了。我见过不少同学仅靠真题练习,14年和15年考到130分就觉得数学水平高,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近几年的真题相对简单,即使数学基础一般也可能拿到120分以上。然而,今年的数学考试让许多人栽了跟头......所以,希望每位小伙伴都能保持谦虚的态度!只要保持解题手感,保证练习量,提升正确率,无论面对何种试卷,你都将应对自如!
考研英语方面:
英语的复习需要贯穿整个备考过程。我从二月份开始背单词,反复的背,换着花样背,一直背到暑假,最后将一本厚厚的单词书简化成一小本自己整理的单词本。这样在后期,你就可以强化自己记不牢的单词,并且重点复习真题了。单词是英语的根本,单词背过几遍后,再复习真题你就会觉得轻松很多。单词关过了以后,就要着重复习真题了,英语的真题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用心梳理和总结,这个过程可能因人而异,新题型总共10分,每道题2分,和阅读题是一样的,所以对新题型也要认真对待。新题型可练的真题较少,除了上课做真题复习之外,可以买一本新题型的模拟题,虽然题目质量和出题风格跟真题肯定是有差距的,但是作为补充练习足矣。
考研专业课方面:
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是基础。水力学涉及许多基本概念,如流体静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等。这些基础知识不仅会在理论题中出现,也会直接影响你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和解决。建议从课本出发,耐心地阅读并理解每个定义和公式,配以适量的习题来巩固。
深入理解水流现象和过程。例如,流体流动的状态(层流与湍流)、压力分布规律、渗流理论等,这些都是水力学的核心内容。理解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能够帮助你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迅速找到解题思路。
再者,重视实验和案例分析。水力学是一门应用性强的学科,很多知识需凭实验来直观感受和验证。尝试参与或模拟实验,比如伯努利定理的演示实验,或者凭案例分析了解水坝设计、河流动力学等问题,这将极大地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学工具的运用不可忽视。水力学中的许多问题需利用微积分、线性代数等数学工具进行求解。扎实的数学基础对学好水力学至关重要。在复习过程中,要适时回顾相关数学知识,并尝试用它们去解决水力学问题。
持续练习,定期自我检测。做大量的习题和历年真题是提高应试能力的有效途径。你凭做题发现自己在哪些知识点上还有欠缺,针对性地复习和训练。定期模拟考试,帮助你适应考试节奏,提高时间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