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技巧
考研政治方面:
许多备考者都参考了不少经验帖,不少作者主张政治复习无需过早,十月开始即可。但我要提醒的是,并非每个人都能轻易驾驭,至少我自己不是这样。既然决定考研,我推荐在暑假期间先通读一遍教材。那时,肖秀荣的知识精讲精炼可能已出版,暑假正好用来搞定选择题。做好政治部分能显著提升你的总分,毕竟“选择题是政治的生命线”。顺便一提,暑假最好待在学校图书馆学习,避免在家中的干扰。尽量与自律性强的人一同学习,即使是亲密的朋友也不宜,否则后果可想而知。如果你的学习效率不高,可以考虑参加暑期辅导班。政治需关注时事热点,每天坚持看新闻,否则临近考试时堆积如山的内容会让你望而生畏。至于答题,可跟随肖秀荣的肖四、肖八,也有同学选择蒋中挺的资料,各有所长,关键是看你自己对哪个老师的风格更适应。风中劲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它有助于整理关键知识点。至于大题,只需跟紧最后几套模拟卷来背诵即可。
考研数学方面:
想学好高数要下死功夫,早点复习还是可以的。高数四本书还是挺难啃的,最好先看了一遍,之后还做几个辅导书,我当时是做的高数十八讲(偏难),线代辅导讲义(个人感觉最好的考研辅导资料),做什么资料其实不重要,踏踏实实做完就行了。辅导书我只做了两遍,如果有时间一定要做三遍然后开始做真题,做真题的时候不要在意分,没有参考价值。要把真题中犯的一些低级错误的片段记到白纸上,记了大约有3张纸,每天拿出来扫10分钟的样子,这样的好处是当下次碰到类似的容易算错的地方时会很留心,后来证明这种方法对我确实有效果,但是偶尔也会犯一些新的错误......
考研英语方面:
我认为记单词就像是与它们建立熟悉感。这是一项持续不断的练习,让每个单词逐渐变得面熟。我会在空闲时间里进行这项工作,每天处理500个单词,初期可能进展较慢,但随着时间推移速度自然提升。经过三四轮的重复,即使不看单词,我脑海中也能浮现出相关图像,并理解其大概含义。就这样,我利用课余时间坚持了三个月,每天投入一个多小时。到了后期,我不再频繁查阅单词,而是主要通过做真题时碰到的新词来强化记忆,尤其是那些可能会用到的词汇。自1997年起的真题,我反反复复地做,已经记不清做了多少次,但要确保留下一些用于最后一个月的模拟考试。有些人倾向于通过翻译阅读来复习,但我尝试了一天之后便觉得效率低下,这纯粹是个人喜好问题。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它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核心领域。在微观经济学中,理解供求关系、消费者行为、市场均衡以及厂商决策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你需深入理解价格机制如何调节资源分配,以及市场竞争和垄断的不同影响。对这些,我建议凭阅读教材和案例分析来加深理解。
宏观经济学则更关注国家整体的经济活动,如GDP、失业率、通货膨胀等宏观经济指标。理解和掌握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增长模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作用是基础。了解开放经济下的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变动的影响也十分必要。这部分的学习,凭宏观经济模型的构建和模拟来提升理解。
在具体的学习方法上,我强烈推荐定期复习和做题。经济学的概念繁多,只有凭反复记忆和应用,真正掌握。你每天设定一定的学习计划,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复习。大量的习题练习能帮助你熟悉考试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尤其是计算题和论述题,需凭实际操作来提升解答能力。
理解并掌握经济学研究方法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定性与定量的方法,都需有一定的了解。这部分知识可能不会直接出现在试题中,但却会影响到论文写作和未来的研究工作。
关注经济学的前沿动态也很重要。阅读经济学期刊、学术报告或者经济学家的文章,帮助你理解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也能为论述题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