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金融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我从七月份开始准备政治,高中理科生出身,备考期间曾处于被政治支配的恐惧之中。7月中旬-8月底,每天抽出1-2小时看一章肖秀荣精讲精练,刷一章1000题(也是肖)。到九月份时发现周围有人才开始准备政治,所以就开始二刷精讲精练和一千题,结果等到十月份还没刷完第二遍的我开始有点慌了(也是因为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少了,效率也不高)。然后开始精简的刷,十月下旬开始有意识的梳理马原毛概近现代史的框架(只是在大脑中有个印象思路的那种),接着做了肖的《讲真题》。十一月份买了一本风中劲草,个人觉得效果一般。然后等到十一月中下旬各路模拟卷应该开始出来了,肖八肖四是必备,其他尽量多做一做,用做题带课本薄弱知识点,网上好评较多的有肖八肖四、蒋五、米六米三…等到进入十二月,花在政治上的时间要增加了,我基本上是每天三四个小时学政治,这时候就开始狂背了。我背的是肖四,徐涛小黄书,以及十九大相关考点。
考研数学方面:
暑期死啃李永乐复习全书。市面上全书有两个版本的,选用哪个版本没有太大差别。可以每天规定10-15页。大概需要3-3.5小时。起步的时候可谓是举步维艰,每题的每个步骤都可能卡壳,完整地自己做一遍再看答案都有想哭的欲望。我的建议是不管有多困难,都自己先想,想尽办法解题,但是规定时间内没有丝毫进展就可以看看解题分析了。跟着分析一步步算,每题都要进行到底,体会并且做好批注。每题看完解答务必自己重算一遍。做好笔记再巩固一遍。但是最终都得落实到全书,这本书从头到尾3-4遍全部吃透最为理想。其中线代部分你如果用的是李永乐那本单独的线代,全书部分的线代可不看。
考研英语方面:
彻底研习真题,即使已经重复三次仍可能出现错误。首次通读时,逐个消除生词和难句,确保无遗漏。第二次则需剖析文章框架,大约翻译十篇左右以深化理解。第三次则是审视试题与答案,无论是正确还是错误,都应自我解读其背后的原因。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逐渐摆脱对参考书解析的依赖。答题的准确性是关键所在。对于完形填空和翻译部分,起初可能感觉自由而无从下手,但随着词汇量的积累和耐性的提升,你会发现它们最终成为最容易的部分。因此,切勿轻易放弃!
考研专业课方面:
金融学综合涵盖了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投资学等多个领域,这就需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广阔的视野。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模型、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以及市场结构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宏观经济学则要深入理解国民收入核算、经济周期、经济增长理论以及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影响。这两个部分需大量阅读和理解,配以大量的习题训练,真正掌握。
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的部分,你需熟悉各种金融工具,如股票、债券、期货、期权等,了解它们的性质、功能和风险。金融机构的角色和运作机制也是考试的重点。这部分内容比较实务,建议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学习,会更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投资学是我认为最需深度思考的一环。有效市场假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等内容,不仅要求理解其理论,还需能够运用到实际的投资决策中。这部分多做一些计算题,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我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读、思、练”三步走。我会仔细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每个概念的含义和逻辑;,我会尝试用自有的话解释这些概念,以此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凭做练习题和模拟试题来巩固知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我还经常参加讨论小组,与同学们一起探讨问题,这对我提升理解和应用能力非常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