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方面,9月中旬开始准备(前提是你的英语和专业课学的都还好,如果英语和专业课不好的话就一定要提前准备,尤其是英语,专业课在平时上课好好上就问题不大,英语是慢功夫,不过也不用每天费劲的学,只要安排好计划,每天都背一点单词,每天都做一点题,这样长期坚持下来就好,切忌英语不要用大段的时间来复习,而是零碎的时间。)。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刷了一遍,政治大纲刷了一遍,风中劲草刷了一遍,没有刻意背诵,最后肖秀荣的讲真题刷了一遍,形势与政策方面随便看了看,因为我是文科生,选择题想来凭感觉,所以政治没有花太多时间,大题方面也只背了肖秀荣四套卷,我们这一年奠定了肖老师在考研政治中的领导地位,五题全中。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算是复习最足的一门了,处于从小对数学的热爱,复习到后来总觉得复习其他是折磨,而做数学题是一种享受。如果时间充足,我建议先看教材,我是先大致的看了一下教材,发现看不进去,于是就从复习全书开始,有不清晰的地方再回去翻看教材。第一遍看的很慢,每天十几页的进度,也跟风的买了660题,虽然只是选择填空,做起来却很费劲,这给了我很大的打击,干脆放弃了。后来第二遍复习后还是觉得选择填空也很重要,于是又拿起了这本书,可是还是不会做,我只好看着答案,记下来我不会的方法,里面很大题目都是类似的,方法会了,也就不难了。后来是400题,真的很难,当我开始做模拟题的时候第一个准备做的题目就是400题,还是打击到我了,于是我转攻真题,真题很简单,而且有模式,就这样做真题,总结错题,让自己不会的知识点暴露出来,再回全书中找到,最后400题也不是很难了。数学我的结果还算理想。
考研英语方面:
5月份之前看了遍何凯文的《长难句》,6月份开始看朱伟的恋练有词,一个月一遍,从来没落下过,看了三遍。7月份开始做真题,建议买到真题后,先复印3份,我当时做了起码3遍真题。7-8可以先做05年之前的,或者有人想早点接触真题,可以从一开始就拿真题阅读练手。做真题的时候把握好时间,第一遍可以18分一篇,第二遍尽量压缩到15分钟,第三遍13-15分钟。每一篇真题都不要白做,做完一篇就要一句一句都弄懂,任何一个选项都不放过,吃透!把你不认识的单词,短语摘出来,记!阅读就这么一遍一遍又一遍!8月份开始就可以做05以后的真题了,11月之前都只做阅读,然后再练习完形和翻译。英语作文从10月中旬开始,买一本王江涛的作文书,大小作文各背20篇,如果时间来不及就各十篇,背到透!!!绝对有用!背完记得默写(我就是这么来的)
考研专业课方面:
“冶金物理化学”是一门融合了物理和化学原理的学科,它主要研究金属与合金的形成、转化以及反应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规律。在复习时,你需对基本概念有深入的理解,比如热力学三大定律、相律、化学平衡等。这些基础理论是理解和解决复杂冶金问题的关键。
对热力学部分,要特别关注自由能、吉布斯函数的应用,理解它们如何指导化学反应的方向性和可能性。掌握不同状态参数如压力、温度、浓度对反应的影响,这是分析实际冶金过程的重要工具。
动力学部分,你需理解反应速率、活化能等概念,了解Arrhenius方程并能应用到具体的冶金反应中。扩散和相变的动力学也是重要考点,需掌握扩散的基本模型和影响因素。
再者,电化学部分,电解质溶液的离子活度、电极电位、电池电动势等内容是核心。理解Nernst方程并能进行相关计算,这对理解电冶金过程至关重要。
学习方法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有效的。除了看书和做题,尽可能找一些实际的冶金案例来分析,这样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定期自我测试,凭模拟试题来检查自有的掌握程度,及时查漏补缺。
,建立一个学习小组也很有帮助,大家共同讨论难题,共享学习资源,提高学习效率。保持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复习,避免临时抱佛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