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技术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记忆比较简单粗暴,理解就显得比较高深了。其实“理解”主要是针对《马原》这一科目而言的,这一以哲学为主的科目是有着很高的分值的,而帮助理解的方法包括:看《精讲精练》,听辅导班老师讲课,睡前和舍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思考世界。这里我想强调一下,马原这一科目最好能自己画出框架,按照框架去理解记忆(其实最后考简答的时候都是在框架里的内容,你完全可以用排除法一个个去结合题干,看看哪个点或哪些点合适答题)
考研数学方面:
因为做题是检测你对知识点理解掌握情况,你是否达到了能灵活运用的程度。而在考场上有限紧张的时间里,你必须对相关理论知识点及其应用非常熟悉你才能快速应答,否则想一个知识点都要花上10分钟,那面对着这么多题每一道题还是多个知识点综合应用,你肯定答不完了,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大家在复习完理论知识后一定要不断做题,反复总结题点,整理归纳,才能提高做题的质量和效率。
考研英语方面:
我用的有:考研英语词汇(便携版方便携带)、英语真题、完型、阅读、王江涛的作文。英语是个积累的过程,语感非常重要,做阅读可以帮你消化单词增强理解力。我就是每天用零散时间背背单词,然后背书累了就做一篇阅读或者完型,定期练练翻译,然后看看作文积累一些句子。我觉得不论哪门学科都要集中一段时间来研究,否则效率太低。
考研专业课方面:
计算机专业基础涵盖的内容广泛,包括了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多个核心领域。其中,数据结构的理解与应用是基础中的基础,无论是链表、树、图还是排序算法,都需深入理解其工作原理,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我建议大家凭编程实践来加深理解,比如在LeetCode或者HackerRank上做题。
计算机组成原理涉及到硬件层面的知识,如CPU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等,这部分需记忆的内容较多,但理解才是关键。尝试自己画出CPU的工作流程图,或用模拟器模拟内存管理,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些抽象概念。
再者,操作系统的知识点包括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这些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凭阅读经典教材如《现代操作系统》来深入理解。对难点,如虚拟内存,尝试构建简单的模型进行推演。
计算机网络主要关注TCP/IP五层模型,尤其是传输层和网络层,如TCP/IP协议的工作机制、拥塞控制、IP路由等。推荐使用RFC文档作为补充资料,了解最新的研究和发展。
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尽量从实际应用出发去理解理论,定期复习和做题是巩固知识的好办法。我还参加了在线的学习社区,凭讨论和解答他人的问题,提高了自有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历年真题是宝贵的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凭真题,你了解到命题人的思路,熟悉考试的风格和难度,也能检查自有的学习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