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政治经济学考研经验与复习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政治复习资料:讲义,命题人1000题,考前四套卷,7月份跟着班开始熟悉知识点,但最有效果的还是从9月份开始对知识点进行熟悉理解背诵,这大概持续到10.15号。同时也不要忘了选择题,9-10月份主要做单选题,11月份做多选题,至少来两遍。到了11.15号,我又开始背诵冲刺班讲义,这里不仅包括选择题,也要开始准备分析题了,到了考前两周又背了背点题班讲义,在12月份,在做四套卷时,可以拿着分析题练练手,不一定把答案一字不漏的写下了,列出提纲,表明知识点即可。就这样,我就上了考场。
考研数学方面:
我觉得数学就是靠的练题,不是难题,而是真题。首先肯定要把所有的知识点看一遍,看不懂的就再看一次,实在不懂就先放下接着向下看,不要揪着一个不放,肯钻研是好事,但是人的思维往往很神奇,可能你去学学别的东西再回来学这个,就会看懂了。数学基本是看了一遍,难点看了2-3遍,有时间的可以过两遍,到了十月就要开始做真题了,做题很重要,最好做真题。真题我是从最早的年份开始做的,比较简单点,开始做的时候没敢掐点,因为不太会,后来做熟一点的时候就要掐点了,模拟着在考场,就像是真正在考试一样。每一份真题,做完了一定要分析,看看错题是因为什么,是计算的问题还是知识点的问题,如果是知识点,那么不仅这个题要改错,还要去找这个知识点的其他题去做,才算是真正学会这个知识点。如果是计算的问题,还要看看这种计算是不是经常出错,如果是经常出错,那就是有计算误区,最好也去找找这方面的其他题看看。我说的这些,大家应该都知道,但是真的做好的有多少呢?
考研英语方面:
分享一个实用的小窍门,我对每份试卷的处理方法或笔记整理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深入剖析错误的原因,是因为遇到了生词,还是理解错已知词汇的含义,或者是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文中,忽视了作者的实际信息?其次,找出那些“熟悉但意义陌生”的单词;再者,识别常见的复杂长句模式,例如面对多个"of"时,别让其复杂的外表干扰你,静心从最后一个"of"开始往前翻译;最后,留意哪些精彩的句子可以用在写作中。
考研专业课方面:
经济学基本理论是理解整个经济体系运作的基础,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个主要部分。微观经济学关注个体决策者(如消费者和企业)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做出最佳选,宏观经济学则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就业率等。
对微观经济学,理解供求关系、效用最大化、成本收益分析以及市场结构(完全竞争、垄断、寡头等)是非常关键的。理解博弈论和信息不对称的概念也非常重要,这些都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凭阅读经典的教科书,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理解。
在宏观经济学方面,要掌握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增长模型以及经济周期理论。特别要注意IS-LM模型、AD-AS模型以及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型帮助预测和解释经济活动的变化。理解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问题,比如汇率变动和国际贸易,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过程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并不断凭做题来巩固知识。找一些历年的试题或者模拟题来做,这样既能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也能熟悉考试的出题风格。多读一些经济学家的论文,了解最新的理论动态,这对深化理解和提高答题深度非常有帮助。
我还建议大家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或者找到志同道合的同学一起复习,互相提问、解答,这样既提高效率,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定期回顾和整理笔记,将新学的知识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融合,形成个人独特的理解和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