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要点
考研政治方面:
听说北京市的政治评分标准相当严格,我个人并未明显感受到分数被压低,不过观察到身边报考北京的同学在政治科目上获得高分的情况确实不多。在我看来,政治备考并不完全依赖于技巧,主观题主要靠后期的大量记忆,客观题则需要理解、记忆和实践。我较为重视政治复习,因为它似乎具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购买了不少参考资料,当然有些并非那么实用,接下来我会逐个提及。肖秀荣的《精讲精练》和《一千题》几乎是必需的,它们适用于初期练习,帮助我们熟悉考试内容。《精讲精练》与《一千题》相辅相成,看完一章就做对应章节的习题,标记错误以便反复温习。对于关键知识点,特别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近现代史,绘制图表有助于条理清晰地记忆细节。此外,我还购入了《蒋中挺800题》和任汝芬的《序列二》。蒋的题目适合在时间充足时做为提升训练,而任的题目则可略过,因为它们相对较老且偏难怪。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复习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从整体上讲,考研数学应按照这样的流程来:课本——复习全书——660题——真题第一遍——真题第二遍,若做完660题后发现还有充裕时间就可以做一下400题。“课本——复习全书——660题或者440——真题第一遍——真题第二遍”这个过程是一定要有的!
考研英语方面:
大二上学期考完四级,下学期考完六级,本想好好玩一会,但看到同班的六级考590的同学拿起考研单词上课背记的时候,就忽然不淡定了,于是决定买来单词书背单词了,我买的是新东方的单词书,属于便携本,很小,我觉得单词就是知道意思就够了,认识就好了,所以不太重视它的详细解释例子什么的,需要注意的就是拿上一本单词书,一定要一背到底,没有5,6遍不算背了,但每次重点都不一样,前几次扫盲,后几次重点背诵新单词,做上记号,这样效果很好,要不然你很可能会一直停留在a,b部分,也很伤动力,所以一定要坚持每天30分钟单词背诵,不一定非要在固定的时间,可以打散在各个时间段,比如在餐厅吃饭等午饭的空隙,睡觉前的时间等等,只要你想背,时间还是很多的,背单词可以贯穿你整个英语学习阶段,甚至在你上考场的前一天,所以大家从现在开始坚持吧。
考研专业课方面:
遥感技术的基础理论是核心知识。需深入理解和掌握电磁波谱的基本概念,包括可见光、红外、微波等不同波段的特点及其在地物识别中的应用。了解遥感图像的形成原理,如成像过程、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等,这些都是分析遥感图像的基础。
遥感图像处理和解译技巧是必备技能。这包括图像增强、分类、目标检测等,需熟练运用各种软件进行实际操作,例如ENVI和ERDAS。理解并能运用不同的图像分析方法,如主成分分析、植被指数计算等,对提高解析地物的能力至关重要。
再者,遥感在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的应用是一个实践性强的部分。例如,凭遥感探测地壳结构、矿产分布,甚至预测地质灾害。需结合地质学知识,理解遥感在这些领域的具体应用,并能进行案例分析。
至于学习方法,我建议先从理论上打牢基础,多阅读教材和相关文献,理解遥感的基本原理。凭做练习题和实验,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提升解决问题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不断关注最新的遥感技术和研究成果,保持学习的新鲜感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