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光学工程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导
考研政治方面:
最佳的政治理论学习起始时间是7月,过早可能会导致记忆不牢,而太迟则可能造成记忆困难或需要大量额外时间。规划时,应根据个人打算复习的次数来设定每日的学习量,比如按页数分配。不推荐依据每天设定的学习小时数来规划,因为若仅规定一小时学习政治,要么难以确保学习质量,要么可能导致进度滞后。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我三月份开始,做到要点精编和母题各刷两遍。第一遍要点精编看书然后自己做题,对答案错了再改,在错题上做好标记。二刷要学习知识点,并把一刷的错题拿出来再做,反复错的记录在错题本上,以便日后翻看。同样的方法第二遍刷题。每一类题型有几种计算的方法,易错点、设坑处,全部公式化、套路化,我会用笔记本记下来,经常看,做到烂熟于心。12月份,继续复习笔记、继续练题。
考研英语方面:
考研英语资料包括《红宝书》词汇、张剑的150篇阅读理解、历年英语一真题、以及英语二的真题集,还有王江涛的高分写作指南。我从三月份启动复习计划,就开始每日坚持背单词,直至考试,尽管说“背”,其实更像是反复看或者读,因为我并不喜欢那种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其他科目的学习方法也是如此。四月份我开始尝试张剑的阅读理解,但仅完成了大约一半,错误率颇高,通常一篇错三个。即便对照答案解析并翻译成中文,我仍然会出错,有些题目我甚至持有不同见解,怀疑可能是模拟题的问题,于是逐渐失去了继续做的兴趣。六月份,我转而投入英语一真题的练习,购买的是涵盖三十年的题库,起初的八十年代题目相对容易,随后进入九十年代的试题,难度适中。对于2000年以后的真题,我建议后来者可以从这个阶段开始认真做,每天我会投入两到三个小时在英语上,大部分时间用于词汇记忆,剩下不到一个小时用来做题。我没有强迫自己过多刷题,也没有深入剖析句子语法,只是整体翻译一遍,核对答案,找出错误点,因此在这方面没有太多可供分享的经验。十月至十一月,我重做了英语一近十年的真题,十二月开始着手准备作文,我的建议是不要依赖模板,而是直接背诵整篇文章。最终,在今年的考试中,我客观题只错了两个,完形填空失一分,翻译部分关键内容无误,作文自我感觉良好。
考研专业课方面:
“普通物理”是一门基础且重要的学科,它涵盖了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学等多个领域。在力学部分,理解牛顿三定律、动量守恒、能量守恒等基本概念至关重要。对振动和波的知识,理解和应用简谐振动、波动方程以及干涉和衍射现象是关键。在热学中,要掌握热力学第一和第二定律,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电磁学部分,电场、磁场、电磁感应的概念和计算是考试的重点,特别是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理解和应用。在光学和原子物理学中,了解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理解光电效应、波粒二象性,以及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论结合实践是最好的方式。阅读教材并理解每一个概念和公式是非常基础但重要的步骤。凭做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来巩固知识,这是检验理解程度的最佳途径。尽量去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这样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讨论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凭与他人交流,发现自有的盲点,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理解物理问题。
在复习阶段,我会建议大家构建一个知识框架,将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梳理出来,形成一张清晰的思维导图。这样做不仅帮助你回顾整个课程,还在考试前快速回顾重要知识点。定期的自我测试也是非常必要的,它你及时发现自有的弱点并进行针对性的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