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南大学财政学考研经验与备考指南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说政治吧,这是我从小就搞不太定的一科,虽然它在很多人眼里很简单,需要我花费时间去攻破。从拿到考试大纲的那天起我就给自己定了计划,因为政治大题谁都可以答个差不多,在我的思维里唯一能拉开差距的是选择题。所以我每天中午会花时间去看会政治。算作是笨鸟先飞吧。9月到10月初学习了一段时间,从整体的知识构架和重难点突破都学习了一遍,并把考纲过了一遍,即使没有什么印象也要去看,无论是看什么都要看两遍以上,否则没有什么效果,大概在11月份到12月份初的时候应该还是在精做习题,细看大纲。这样两遍下来一定要让自己有很大收获,不能把很多知识点记住吧,但是至少记住所以科目的梗概吧。这个过程每天要花费的时间仍然不是很多,中午的两个小时就可以了(而我每次都会超过两个小时,是自己的原因。对政治不敏感。)12月份中旬到下旬应该是重点记忆政治的时候了,大量的背诵是必须的,有时候会背到自己想吐,后来看论坛里大家都有同样的感受,所以还好了,自己不努力,就会被别人落下。这也是一个逐步被淘汰的过程吧,所以每一步都要走好,更要很好的坚持下去。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是从三月份开始准备的,我有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做题技巧,一定要记好笔记,以便日后复习。另外大家要好好打基础,我看书看得很慢,把每一章的例题还有习题都做了一遍,到七月份才刚刚看完一遍,回来了开始做真题,到十一月份的冲刺阶段,每天大概只看一个半小时的数学,保持手感,还有660题只做的选择题,每道题都要弄明白,就是做这些旧题。对于数学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把真题做透,好好弄明白每一个知识点,真题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来来回回反复做,把真题做烂做个几遍之后就会发现一些思路和方法,要老老实实把基础打牢不要浮躁,认真做好每一道题。
考研英语方面:
首先分享一下我在英语学习中的失误,特别是在这次的图画作文上栽了个跟头。这主要归咎于我对这类题型的练习不足,通常只是依赖背诵范文,缺乏训练去从图像中提炼最佳的主题思想,因此我认为自己的作文主题可能不够出色。关于英语答题策略,相信大家都清楚,完形填空通常是留到最后处理的,因为它分数相对较低。我在考试时确实仅用最后三分钟完成了它,幸运的是,题目难度不高,估计正确率约有80%,所以即使时间紧迫,也别轻易放弃完形填空,尽量多做一些。
阅读理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个人习惯先浏览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阅读,这样效率更高。同时,积累词汇是基础工作,如果允许,可以通过回顾历年的真题来提升语感,并分析句子结构。写作方面,不妨尝试模仿这些真题中的地道表达,在日常中多积累各种句子、词汇和常考话题,以备不时之需。
考研专业课方面:
西方经济学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如消费者、企业等的行为和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如何在市场中相互作用。在这里,理解需求与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竞争模式(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完全垄断)以及市场失灵等内容至关重要。对这部分,建议多做案例分析,将抽象的理论与实际问题结合,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宏观经济学则关注整体经济现象,如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等。你需掌握国民收入核算、宏观经济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货币银行理论、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等。对宏观经济学,理解经济周期、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以及它们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需关注实时的经济新闻,这样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在学习方法上,我认为“理解优于记忆”是最核心的原则。西方经济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只有真正理解了原理,灵活运用。我通常会先阅读教材,理解基本概念和理论,凭做课后习题和模拟试题来检验自有的理解程度。我还喜欢参加讨论小组,凭与他人的交流,我能从不同的角度深化理解,发现自有的盲点。
,画图是学习西方经济学的重要工具,许多复杂的经济关系凭简洁的图形来直观展示。例如,供求曲线、AD-AS模型等,都需熟练绘制并能解释其含义。
定期复习是保持知识新鲜度的关键。我习惯每周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梳理本周学习的内容,解决遗留的问题。我会在每次复习后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以巩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