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复习知识重点
考研政治方面:
提前太久准备政治并非必要,初期应集中精力打牢基础。当你完成了《知识点精讲精练》、《1000题》并彻底理解后,大概已经步入11月初。这时,可以开始熟悉《风中劲草》这类涵盖关键知识点的书籍,我本人也已阅读多次,主张先领悟再记忆重要部分。《风中劲草》结束后,可以购买肖秀荣的8套卷,侧重于选择题的练习,至于大题,如果有余暇则动手做,否则浏览一下即可。据说去年有些大题来自这8套卷,我看了看,感觉相当欣慰。接着是《蒋中挺5套卷》,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同样重视大题的记忆,听说在2016年命中了不少题目,但似乎仅限那一年,其他年份的表现平平。最终,重中之重的大题参考资料无疑是《肖秀荣四套卷》,无需质疑,就是要背得烂熟于心。这样,你就准备好迎接考试了。不必焦虑大题,所有考生都是如此,背过这些内容后,你应该也能自如应对。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还可以尝试其他预测卷,毕竟多做有益。我的政治复习大致如此,祝各位一切顺利。
考研数学方面:
在过去的十五天里,我与数学的接触并不多,不过当然也需要保持手感。毕竟数学这门科目,一旦搁置就容易生疏。这段时间内,我重温了复习全书中的错题,并快速回顾了一次真题(结合个人整理的题型)。此外,我还购买了《最后冲刺超越135》,但由于时间紧迫,只完成了考前预测的部分。考试前一天晚上,我还是坚持做了数学练习,因为我明白政治和英语的目标仅仅是达标,要在分数上拉大差距很困难,所以我把重点放在了数学和专业课程上。
考研英语方面:
阅读之外,写作是另一个关键部分。在考研英语中,写作包含大作文和小作文。大作文通常要求基于一幅漫画表达个人见解,而小作文则偏向于应用性的书信写作。我的备考策略如下:对于小作文,我会为可能出现的各类主题各准备一至两个模板,并收集并记忆一些常用于作文的高频句子结构和词汇;大作文的处理方式相似,我会先熟练掌握几个典型的模板,包括正面与负面观点的表达,以及积极或消极态度的论述。同时,会大量背诵精炼的句子模式和高级词汇。最后,我会通过历年真题的作文进行实践训练,每天坚持背诵和写作,以此来巩固提升。
考研专业课方面:
这个科目的覆盖面广且深入,主要包括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和网络四大部分。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数据结构,理解并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如数组、链表、树、图等)的特性及其应用是基础,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也是考察的重点,特别是排序和查找算法。我建议多做题,凭实践来加深理解和记忆。
计算机组成原理则需你理解计算机硬件的工作原理,比如CPU的结构、指令系统、存储器层次结构等。这部分理论性强,建议结合实际例子来帮助理解,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硬件模拟实验也有助于深化理解。
操作系统主要涉及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系统等内容。理解操作系统的并发、同步、通信机制是核心,这部分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凭实例分析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是网络部分,TCP/IP五层模型是基础,理解每层的功能和协议至关重要。特别注意TCP的拥塞控制和UDP的特点,以及IP的路由选等。网络部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相连,结合互联网的实际工作过程进行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我一直坚持“理解为主,记忆为辅”的原则,尽量从底层逻辑去理解知识点,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是检验学习效果的好方式,凭不断的练习,既熟悉考试题型,也能查漏补缺,提升应试能力。
复习期间,我还利用了一些在线资源,如Coursera、B站的教学视频,以及LeetCode、GeeksforGeeks等编程网站,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我的学习手段和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