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机械电子工程考研经验与复习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首先,政治的复习时间不宜过早,至于为什么因为政治是比较能够速成的一个学科而且它所需要背的主观大题是比较集中的可以抓住重点来背的(需要根据肖八、肖四)。而肖八、肖四出版的时间一般在11月份之后,所以过早开始复习政治这门课其实效率是非常低的,有点浪费宝贵的复习时间,因此大致从八月份开始练习1000题把1000题过个三遍就差不多了,在离考试还有不到一周时间的时候,我的内心其实是很崩溃的,政治没背的太多,选择题错误率也很高,但越是压力大越要坚持,直到考前2天,我终于把政治所有知识点串成了10个左右的专题,脑子一下子就清晰起来,做题也轻松很多。
考研数学方面:
数学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基础阶段课后的题一定都要刷一刷,数学考纲一般不会怎么变,哪些知识点要看哪些不看请自行百度考纲。至于为什么要刷书上的课后题,是因为这些题虽然不难,但就和组装车间的小零件一样,如果你会了,之后再去做复习全书上的题,就和组装一个复杂的小机械一样,顺手就能用的上,数学反复考察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和应用能力,所以这点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再回看书本是一些重要的定理都会给出证明,书本是出发点,不要本末倒置。我复习的时候有的同学只做全书从来不翻课本,只总结题型,光做题,结果就是后面复习的时候在回去翻课本。强化阶段用的李王的全书,然后做了笔记。全书刷了三遍。注意总结错题,不会的后来一定要再做一遍。全书刷完之后做了660题。之后八月中旬开始做真题,每套真题开始掐表做,模拟考场时间,头一天做,第二天分析试卷改错,一开始错的多,后面慢慢的就少了,真题是有套路的,一定要好好研究。十一月的时候我真题已经过了两遍,回去又看了一遍全书,这时候模拟题大概也都出来了,我做的张宇八套卷,说实话八套卷出题偏,难,一度挫伤了我的信心,所以大家不要太在意八套卷的得分,考研不可能考这么难,权当练手。然后还有张宇四套卷,汤家凤的卷子。这些卷子做完之后都要做总结分析。不要想着你做多少题,而是做完每种题型你下次遇见之后都会,这样就达到目的了。考前十天,基本上不怎么做卷子了,分析错题,掌握错题,把近三年的真题拿出来在模拟了一次保持手感。
考研英语方面:
前期,三月一号开始背单词,在4月左右加强了背诵的强度,持续到五月一号左右单词背完的第一遍。这段时间比较轻松,因为考研是持久战,前期过于疲累会导致后期乏力,不要强求一口吃成金三胖,那段时间,一旦完成任务就休息,记得标记完成日期,给自己成就感,看到一夜单词上写了十几个日期。单词记完第一遍就可以写阅读真题了。语法和长难句我自己平时并没有什么练习,因为上课的时候听的认真所以可以直接进入真题阶段,如果大家语法不太好建议还是先攻一下语法吧。阅读掐着时间做,强迫自己在一小时内写完,最多再加十分钟,如果到了八十分钟,那考试时间就不是很充裕了。最开始肯定是很惨烈的,当时我每次写完以后,当时就改,改完粗略看看错的就好,详细分析是第二天的事情
考研专业课方面:
“机械原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它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如机构分析、力分析、运动学和动力学等。对基础理论部分,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至关重要。例如,滑块摇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等基本机构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的运动分析,这些都是需深入理解的内容。
动态分析和静态力分析是机械原理的重点。你需熟练运用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和功的原理进行动态问题的求解,并能运用静力学平衡条件解决各种力系统的问题。在实践中,这通常涉及到复杂的计算,熟悉并灵活运用相关公式是关键。
再者,机械创新设计也是考试中常考的部分。这部分不仅要求掌握基本的机构设计原则,还需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我会建议大家多做一些实际的设计题目,凭动手操作来深化理解,并尝试去思考如何改进现有的机械设备,提高其效率或性能。
至于学习方法,我认为有效的复习策略很重要。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点是非常必要的,构建自有的知识框架,帮助记忆。做题是检验理解程度的最佳方式,凭大量的习题练习,熟悉各种题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讨论和交流也是非常有益的学习方式,你和其他同学一起探讨难题,共享学习资源。
我强调一点,理解比记忆更重要。机械原理的许多知识点并非死记硬背就能掌握,是需深入理解背后的物理机制。只有真正理解了,在遇到新问题时灵活应对,这也是我在学习过程中深感的重要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