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交通运输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方法
考研政治方面:
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配套使用,看一节大纲解析做对应的习题,最好用铅笔做,因为肖秀荣的1000题题目质量挺好可以把不会的再做一遍。对于一些理科生或者政治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小伙伴那么你的政治可能要稍稍花点功夫多看看大纲解析圈重点段和知识点去记忆和理解。我文科出生而且政治基础还行,当时肖秀荣1000题做完了以后又做了大纲解析配套的1000题给做了后来时间关系也没有仔细去复习。所以总的来说政治就是要戒骄戒躁而且每个要点都要看到看全,马哲的话只要理解了什么都好说,毛中特的话是纯背,毛中特是真心的没办法蒙和编的。
考研数学方面:
我反思后认为数学成绩欠佳主要是练习不足造成的。例如,我在660分的考试中仅完成了选择题部分,导致面对一些平时未接触过的、实际上思路清晰的题目时束手无策。然而,单纯地刷题而不进行总结和分析也是无效的。因此,建议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将练习与思考相结合,初期注重扎实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后期则需通过大量练习来应用这些知识。我用的数学参考资料包括复习全书、张宇的十八讲以及张宇1000题。
考研英语方面:
我仔细说说考研英语的复习方法。首先,我们必须要有一定得词汇量,死背单词是不行的,但是如果同学的词汇量烂到一定程度,还是需要背一背单词的,现在科技很发达,我建议大家在自己手机上装一个有道词典,把单词书上每一个LIST上不熟悉的单词输入有道收藏,这样你就能建立一个类似闪卡的词汇库。坐车或者等人时,你就能打开有道闪卡,去除汉字部分,直接闪那些单词,不知道的,点一下,中文意思也会出来。方便快捷,效率非常高。(我年初背过一点点雅思单词,就这么做的,非常有效)。一个上班的功夫,车上能闪掉四百个单词左右,背单词就应该是快速多遍,很少有人可以过目不忘。其次,就是通过做真题阅读理解,提高自己的能力。你可以直接把真题的阅读连做两篇,看看正确率。然后自己找出真题里所有不认识的单词,用彩笔做上记号,同样收藏到有道去。做完这个事情后,就是对两篇文章的理解问题,在做阅读时,最关键的法宝就是一定要有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最起码,你应该有能力快速找到句子的主谓宾,这样你有可能搞懂每句话的基本意思,尤其是长难句。对于每一段的中心意思,应该在阅读的时候在关键句下划线,或者圈出关键词。这些都有助于你最后对文章的整体把握。最后一步就是要分析每一道题,搞清题意。作文:最后两个月的时候开始背范文,默写,自己也要尝试的写写,建议前期做阅读的时候整理写作的素材。小作文进行分类整理,熟悉每种类型的写作套路。
考研专业课方面:
交通工程学是一门结合了工程技术、社会科学和经济学的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规划、设计、运营和管理交通系统。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至关重要。你需对交通流理论、道路设计、交通信号控制、交通安全、交通需求预测等基础模块有深入理解。特别要注意的是,交通流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如密度、流量、速度的关系,以及交通瓶颈、拥堵等问题的理解,这些都是考试的重点。
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也不可忽视。比如,交通信号配时优化、交通影响评估、交通需求管理等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你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这部分内容可能会以案例分析或计算题的形式出现在试卷中,所以平时多做相关练习,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交通工程学的发展趋势,例如智能交通系统(ITS)、公共交通优先策略、绿色交通等,也是考察的一个方向。这些前沿知识不仅有助于拓宽视野,也可能在论述题中出现,要求你阐述其重要性和应用前景。
在学习方法上,我建议采用“理解-记忆-应用”的模式。先凭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理解每个概念和原理,凭做笔记和画图帮助记忆,凭做习题和模拟题来检验理解和记忆的效果,并实际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定期回顾和整理知识框架,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这对应对综合性的大题尤其有用。
不要忘记利用网络资源。许多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和在线课程都能提供深入的学习材料。参与讨论或者找到学习小组,互相解答疑惑,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