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电子信息硕士考研经验与备考诀窍
考研政治方面:
关于政治科目的考试时间安排,我参考了任汝芬的模拟试题集,他提议将时间平均分配给选择题和问答题。他认为,对于选择题,如果你会做就做,不会做就算思考良久也无济于事,可能还不如随机猜测更有效。一般而言,除非你非常确定自己的初次选择是错误的,否则不应轻易改动。至于大题部分,满分为50分。如果预测题目与肖秀荣的相似,鉴于他的详尽解析,你可能会写到手酸;若未命中原题,你需要在记忆中搜寻相关知识点,并自行构造论述,这无疑需要大量时间。
考研数学方面:
在所有科目中,我对数学颇有信心,因此备考显得较为轻松。我早在年初就启动了课本复习计划,确保在暑假前完整地过了一遍教材。暑假期间,我投入七月和八月两个月时间进行了李永乐复习全书的第一轮学习。之后,我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进行第二次研读李永乐,期间因回家停留了大约半个月,实际上的有效复习期为一个半月。紧接着,我在一个月内完成了李永乐的第三次精读。接着,我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回顾前三轮中的错题,以李永乐为主。到了十二月下旬,我开始接触真题练习,坚持每天一套,以此来迎接考试。
考研英语方面:
我的英语写作能力还可以,我觉得考前一定要亲笔练习,不能想想思路就完事。不少同学都喜欢在后期背范文,这个因人而异,我去年也背过一些,但是效果不明显。我从9月开始每周写5篇左右,12月抽出几天把这些作文按主题整理一下,这样就可以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写作思路,越写越得心应手,否则别人的范文背来背去也成不了自己的。以前用过《考研1号英语写作160篇》,里面所谓的范文其实很不好,后来发现王江涛的《考研英语高分写作》还行。最后,英语是一定要多做几次模考的,比较好的模考题是曾鸣、张剑的《考研英语最后预测5套题》。模考一是为了把握时间,英语考场上时间很紧,二是为了寻找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一边节约时间、发挥优势。
考研专业课方面:
“信号与系统”是电子工程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涵盖了信号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析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这门课的关键在于理解和应用基本理论,不是简单的记忆公式。对信号的理解,需掌握连续时间信号和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性质,如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等,这些都是后续深入学习的基础。
在系统部分,理解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特性至关重要。你需知道如何凭输入输出关系来描述一个系统,并能熟练运用微分方程和Z变换进行系统分析。对系统稳定性的判断,比如Routh-Hurwitz判据,也是常考的知识点。
学习过程中,我建议先从基础知识入手,扎实地掌握每个概念。凭大量的习题练习,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个人特别推荐使用《信号与系统》的奥本海默版教材,它的例题和习题都非常经典,有助于深入理解和应用。
编程能力在这个科目中也非常重要。利用MATLAB或Python进行数值计算和仿真,直观地理解信号处理的过程,这对理解和解决复杂问题非常有帮助。你尝试实现一些基本的滤波器或者信号分析算法,这将大大提升理解深度。
团队学习和讨论也是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与同学一起探讨难题,互相讲解理解,不仅巩固知识,也能激发新的思考角度。在南大浓厚的学习氛围下,我你会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